[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及含其的耐火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9176.8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仝玉;刘庆;孟天畅;王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7/00;F27D1/00;F27D21/02;F27D9/00;F27D99/00;F27D19/00;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耐火 实验 系统 | ||
1.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实验炉包括底座、炉体、钢架结构、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所述底座设在炉体的下方,底座内部空间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炉体由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拼装而成,所述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通过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上的预留孔,分别为炉体内提供燃烧和摄像功能;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炉盖;所述钢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架结构和第二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构连接固定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第二钢架结构设在炉体外围,加强炉体的整体强度,用于支撑炉盖、供油管路和冷却气管路;
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为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包括第一异形板、第二异形板、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
所述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上面分别设有预留孔,相应地称为第三预留孔和第四预留孔,设定耐高温摄像装置穿过第三预留孔安装,燃烧机装置穿过第四预留孔安装;
所述耐高温摄像装置和燃烧机通过各个异形板位置的改变而灵活设置在炉体的合适位置,并且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异形板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1.5)m、(0.8-1)m、(0.3-0.5)m,第一异形板布置在所述炉体的顶角位置;所述第二异形板、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的尺寸相同,第二异形板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1.5)m、(0.5-0.8)m、(0.3-0.5)m;
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的高度均相等,厚度均相等;
第三异形板上下颠倒以后即可以作为第四异形板使用;
相邻的所述异形板之间填充陶瓷纤维纸,起到密封隔热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第一排烟道的上表面与炉体内部相通,底座侧面设有烟道出口,所述烟道出口用于连接第一排烟道与炉体外部的排烟管道;
所述底座为立方体形状,所述底座和第一排烟道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形状为立方体,选自水平卧式立方体或竖直立式立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异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构为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两侧的边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螺栓槽,相邻所述异形板通过螺栓槽和螺栓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架结构设在炉体外部的周围,第二钢架结构的底端接触地面,顶端通过螺栓与第一钢架结构固定连接,中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环绕炉体外部,第二钢架结构在部分位置与供油管路和冷却气管路相固定;所述供油管路包括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所述供油管路靠近燃烧机装置的位置设有油路接口,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通过所述油路接口为燃烧机装置供油和回油;
所述冷却气管路靠近耐高温摄像装置的位置设有气路接口,冷却气管路通过气路接口为耐高温摄像装置提供冷却气和排气;
所述油路接口和气路接口均与地面平行或垂直于地面。
6.一种耐火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实验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火实验炉、排烟系统、供气装置、供油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集烟罩和排烟风机,所述集烟罩设在所述耐火实验炉的上方,排烟风机通过排烟管道并联集烟罩的第二排烟道和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第一排烟道;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耐火实验炉的冷却气管路,所述供油装置连接所述耐火实验炉的供油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燃烧机装置、排烟风机、供气装置和供油装置,控制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燃烧、排烟情况,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按照标准/非标准升温曲线控制所述燃烧机装置的升温进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火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收集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炉体上方冒出的烟气,所述集烟罩的外侧顶部连接第二排烟道,所述第二排烟道延伸到地面后,与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第一排烟道并联,所述排烟风机通过排烟管道连接第二排烟道和第一排烟道;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稳压气瓶,所述空气压缩机依次连接稳压气瓶和所述耐火实验炉的冷却气管路;
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箱和油泵,油箱通过油泵连接所述耐火实验炉的供油管路, 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耐火实验炉的燃烧机装置、排烟风机、油泵和空气压缩机,集中控制每个所述燃烧机装置的启动、停止和运行情况,控制所述空气压缩机、油泵、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和运行情况,控制故障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1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