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茴三硫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有毒脂肪酸对机体细胞脂毒性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8578.6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艺平;赵程程;唐密密;蔡骅林;李文群;于楠楠;刘谋泽;原海燕;周鹤俊;刘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85 | 分类号: | A61K31/385;A61P39/02;A61P9/00;A61P25/00;A61P1/16;A61P13/12;A61P3/10;A61P9/10;A61P35/00;A61P3/00;A61P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茴三硫 制备 预防 治疗 有毒 脂肪酸 机体 细胞 毒性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发现在高脂饮食情况下,茴三硫(H2S供体)能显著降低ACC1,FAS表达和SCD1的表达,上调FADS1和FADS2,抑制有毒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的从头合成;抑制油酸合成,促进脂肪酸的去饱和,调节n‑3/n‑6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同时抑制PAQR3促进脂质的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以及LDL的降解;而且可使RTN3的表达量减少,进而下调SREPB1c的过表达,减少了肝细胞脂肪液滴形成;还可使降低的FATP2,FATP4,FATP5以及L‑FABP表达上调,表明药物增强肝细胞对脂肪酸摄取,促进其转运;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茴三硫能使Mitofusin 1,Mitofusin 2,CPT1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融合,增强了脂肪酸的β‑氧化,广泛用于有毒脂肪酸对心、脑、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领域,用于防止有毒脂肪酸对机体的损害,如脂毒性心肌损害, 脂毒性所致脂肪肝,脂毒性所致血管损伤等。
背景技术
脂肪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正常机体脂肪酸(FA),特别是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和 氧化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然而摄取过多和氧化不足可导致脂质失衡导致脂毒性[1]。脂肪 酸过多积累对胰岛,肝脏,肌肉和心脏、脑等器官引起代谢异常,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2,3],最终造成整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及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目前认为长链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 (C16:0)和硬脂酸(C18:0)为有毒脂肪酸[4],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毒性一般 较低,并且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甚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饱和脂肪酸由甘油三脂分解 或经过乙酰化CoA羧化酶(ACC)和FA合酶(FAS),将七个丙二酰辅酶A添加至乙酰辅酶 A,合成棕榈酸。棕榈酸可以进一步代谢为棕榈油酸,硬脂酸和油酸。亚油酸(LA)和亚麻酸 (ALA)由饮食中获取,可通过delta-5和delta-6去饱和酶(FADS1,FADS2)及延伸酶产生 PUFAs,其中包括n-6(花生四烯酸,AA,C20:4n6)和n-3系PUFAs(二十碳五烯酸(EPA, 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因棕榈酸和硬脂酸介导的脂毒性中已报道 了三种主要机制:(i)二酰基甘油(DAG)和神经酰胺等有害复合脂质的合成增加;(ii) 内质网和线粒体功能受损;(iii)膜受体(例如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饱和脂肪酸诱导(SFA诱导)的脂毒性会导致心、脑、肝、肾脏、胰腺的损害[5-7]。目前认为有毒脂肪酸蓄积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8-10]。其机制包括有毒脂质蓄积导致活性氧(ROS)的产生;氧化应激导致内质网应激,炎症,加重导致细 胞损伤;细胞应激、损伤和死亡,导致纤维生成和基因组不稳定,最终导致纤维化,甚至 肿瘤。现有研究发现甘油三脂并不是脂毒性主要决定因素,游离脂肪酸,如棕榈酸等激活 信号级联和死亡受体,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改变和氧化应激影响了细胞功能,是脂毒 性的原因[11]。研究发现有毒脂肪酸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进一步导致心 肌脂肪变性、心肌纤维化、收缩功能降低,心力衰竭等[12]。
因此,为减少脂毒性的损害,除有效控制脂肪的摄取外,选择有效药物,进行干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然而,目前尚无任何相关药物批准减轻脂毒性的适应症。
参考文献
[1]Rodriguez-CuencaS,PellegrinelliV,CampbellM,OresicM,Vidal-PuigA.Sphingolipidsand glycerophospholipids-Theyingandyangoflipotoxicityinmetabolicdiseases.ProgLipidRes.2017.66: 14-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