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桌牌显示屏、电子桌牌终端、电子桌牌系统及其显示内容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485.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麒麟;彭程;吴盛荣;黄杰;陈青峰;黎发明;傅夏斌;曾理扬;殷雪娇;陈强;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5 | 分类号: | G02F1/1675;G02F1/16753;G02F1/1685;G09G3/34;G06F3/14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显示屏 终端 系统 及其 显示 内容 更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显示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桌牌显示屏、电子桌牌终端、电子桌牌系统及其显示内容更新方法。通过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可与电子桌牌设置底座分离的电子桌牌显示屏以及由分体式设置底座和分体式显示屏构成的电子桌牌组件,即一方面可使整个显示屏能够独立于电池和显示内容设置模块,既实现不加电也能保持显示和节省电能的目的,还能够减小桌牌体积和重量,实现方便会场布置和收纳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设置底座与显示屏是可分离的,既可在线更新设置显示内容,不影响会议开展,又可使用一个设置底座对多个显示屏进行显示内容的分时设置,从而可大大降低整个电子桌牌终端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兼顾固定会场和临时会场两种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显示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桌牌显示屏、电子桌牌终端、电子桌牌系统及其显示内容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桌牌,又叫席卡,多放在相应席位的桌面上用以表明出席单位或个人的称谓(例如职务或姓名等)。传统会议的桌牌都是采用纸质或铜质,大多是临时制作,仅仅用来显示人名和提示与会者的身份。一般采用打印、彩印、刻字等方式,外观较为粗糙,无法体现现代化的会议环境。而且每次都是临时制作,用完即弃,遇到参会人员较多时,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制作效率低,污染环境,成本过高,浪费严重。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桌牌虽然可以通过电子显示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也存在如下新问题:(1)需要保持上电状态才能实现持续显示目的,使得在电子桌牌本体中还需要配置独立的电池,不利于节能;(2)为了实现可动态更新显示信息的目的,在电子桌牌本体中,除配置有显示屏外,还常常配置有无线/有线收发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如此将会使电子桌牌显得十分臃肿和笨重,不方便会场布置和收纳;(3)由于在电子桌牌本体中,显示屏与电池、无线/有线收发模块和主控模块等是一体化设计的,使得制造和使用成本都较高,同时因主要运用场景在专用会场,而专用会场无需收纳和存储,因此当一体化设计桌牌用在非专用会场中时,会存在收纳、管理和反复拆卸后再重新搭建系统的费时费力问题,难以推广使用,例如,在很多会议上仍采用传统的纸质或铜质桌牌;(4)当传统电子桌牌的后台支撑设备(如交换机和电源模块等)在会议使用中出现故障时,就不能正常使用,会影响会议进行,此外,传统电子桌牌多采用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子桌牌所存在的耗电不节能、体积臃肿、笨重、成本高和适用会议场景有限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体式特点的电子桌牌显示屏、电子桌牌终端、电子桌牌系统及其显示内容更新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子桌牌显示屏,包括主视板、后视板、支撑板、电子纸和显示侧电路板,其中,所述主视板和所述后视板分别倾斜设置并形成一个人字架结构;
所述主视板和/或所述后视板为透明板,并在透明板下方倾斜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电子纸倾斜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板与透明板之间,所述显示侧电路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并在所述显示侧电路板的底面上设有用于电连接电子桌牌设置底座的显示侧接插件;
所述显示侧电路板上还布置有电子纸驱动电路单元和电子纸连接器,其中,所述电子纸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侧接插件,所述电子纸驱动电路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子纸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电子纸。
优化的,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有用于插入电子桌牌设置底座上对位块的对位槽,其中,所述对位槽由上部条形槽和下部喇叭口连通而成。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对位槽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侧接插件的水平两侧。
优化的,所述主视板的顶部与所述后视板的顶部通过弯曲部相连,且使所述主视板与所述后视板的面夹角介于30~60度之间;和/或,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透明板的底部通过螺钉相连,且使所述支撑板与该透明板平行。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