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迹提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7341.6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亮;王旭新;李振;朱光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7/06 | 分类号: | A63F7/06;A63F7/30;A63F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婷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提示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 | ||
1.一种轨迹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对虚拟桌球游戏的客户端中所呈现的人机交互界面执行操作所触发的调整指令,其中,所述调整指令用于调整对虚拟桌面控制区域中的目标碰撞球所施加的控制操作;
响应所述调整指令,从与所述虚拟桌面控制区域匹配的虚拟桌面网格集合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碰撞球产生相交的目标网格;
对所述目标网格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碰撞检测用于检测与所述目标碰撞球产生碰撞的对象碰撞球和/或对象碰撞边;所述对所述目标网格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包括:获取与所述目标网格相交的所述对象碰撞边的边信息,其中,所述边信息中包括所述对象碰撞边的第一端点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对象碰撞边的第二端点的第二位置;在确定所述目标碰撞球与所述对象碰撞边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碰撞球的轨迹点确定为所述碰撞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碰撞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目标碰撞球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
在所述客户端上显示所述目标运动轨迹;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目标碰撞球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包括:将所述碰撞检测结果中的轨迹点使用线段连接,得到所述目标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所述调整指令,从与所述虚拟桌面控制区域匹配的虚拟桌面网格集合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碰撞球产生相交的所述目标网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碰撞球的模拟运动轨迹为曲线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响应所述调整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模拟运动轨迹为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计算出的所述目标碰撞球的运动轨迹;
在所述目标碰撞球的模拟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情况下,将所述模拟运动轨迹确定为所述目标运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碰撞球的模拟运动轨迹为曲线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响应所述调整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调整指令指示所述目标碰撞球携带初始角速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模拟运动轨迹为曲线;
在所述调整指令指示所述目标碰撞球未携带初始角速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目标碰撞球的首次碰撞对象为所述对象碰撞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模拟运动轨迹为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碰撞球与所述对象碰撞边发生了碰撞,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碰撞球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形成的第一向量和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形成的第二向量的乘积大于零,且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对象碰撞边的距离小于r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碰撞球与所述对象碰撞边发生了碰撞,其中,所述r为所述目标碰撞球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网格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与所述目标网格相交的所述对象碰撞球的球信息,其中,所述球信息中包括所述对象碰撞球的第三位置;
获取所述目标碰撞球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的距离小于2r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碰撞球与所述对象碰撞球发生了碰撞,其中,所述r为所述目标碰撞球的半径;
将所述目标碰撞球的轨迹点确定为所述碰撞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客户端上显示所述目标运动轨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绘制请求的情况下,等待预定时长,其中,在所述预定时长内,不响应所述绘制请求,所述绘制请求用于请求显示所述目标运动轨迹;
在所述预定时长内获取到新的绘制请求的情况下,使用所述新的绘制请求替换旧的所述绘制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碰撞检测结果生成所述目标碰撞球对应的目标运动轨迹包括:
获取所述碰撞检测结果中的轨迹点的目标数量;
在所述目标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从所述轨迹点中提取N个点作为新的所述轨迹点,其中,所述N根据运行所述客户端的终端的性能确定,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N小于所述目标数量;
根据新的所述轨迹点生成所述目标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3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