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960.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陶吉兴;季碧勇;代劲松;张国江;王剑武;谢秉楼;张瑜飞;张成军;宋盛;何伟平;朱振贤;何欢;邬枭楠;骆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田沛沛;邱兴天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相容 林木 生长 模型 组建 方法 | ||
1.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特征在于,以全省为总体,首先建立蓄积、胸径、树高的省级生长模型,再利用测算的各县转换系数,将省级生长模型转换到各县级生长本土模型;然后对各建模样地的蓄积、胸径、树高生长进行分析校正;模型建模步骤如下:
(1)样木基础数据预处理:对照往期年度检尺类型,梳理建模所需的年度样木检尺类型,剔除异常数据,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散点图进行异常值分析,采用标准差法分析异常数据;
(2)样地建模数据汇总:以小班为基本林分单元,乔木林为建模单元,以样地为基础建模数据,构建模型样本,计算各样地的往期年度的年林木蓄积,计算生长率;
(3)模型研建:选用拟合模型式,分别8个建模单元,利用非线性和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构建林木年生长模型;
(4)模型检验:利用建模性能指标,对模型建模结果进行数学评价,评估模型可靠性和预估精度;
(5)模型应用评价: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采用最新二类数据,利用研建的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生长量与生长率,并与抽样结果比较,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所述林木年生长模型包括林分蓄积模型、林分胸径模型、林分树高模型、林分株树更新模型、林分疏密度更新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胸径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树高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蓄积更新模型;
所述林分蓄积模型包括松类/杉类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和硬阔/软阔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其中,松类/杉类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如下: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松类/杉类本期蓄积量:
V后=V前×(1+PV×rV)
硬阔/软阔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如下:
PV=f+g×D前(-h)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硬阔/软阔本期蓄积量:
V后=V前×(1+PV×rV)
上式中,PV为模型预测年生长率,D前为小班前期平均胸径,a、b、c为松类/杉类林分蓄积更新模型参数;f、g、h为硬阔/软阔林分蓄积更新模型参数;V后为本期小班更新后单位亩蓄积,V前为小班前期单位亩蓄积,rV为各县蓄积年生长率转换系数;
所述林分胸径模型如下: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本期胸径:
式中,D后为小班更新后的平均胸径,为模型预估后期平均胸径,rD为各县胸径年生长率转换系数;i、j为林分胸径更新模型参数;
所述林分树高模型包括:松类/杉类树高模型和硬阔/软阔树高模型,其中,松类/杉类林分树高模型如下: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测算松类/杉类本期树高:
其中:
硬阔/软阔林分树高模型如下: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测算硬阔/软阔本期树高:
其中:
其中,为林分或散生四旁树或树带预估平均树高,H前为小班前期平均树高,H后为更新后的小班平均树高,为模型预估的前期平均树高,为模型预估的后期平均树高,
D为林分或散生四旁树或树带平均胸径,D前为林分或散生四旁树或树带前期平均胸径,为模型估算的后期平均胸径,C0、C1、C2为松类/杉类林分树高更新模型参数;C3、C4为硬阔/软阔林分树高更新模型参数;rH为各县树高年生长率转换系数;
所述林分株数更新模型如下:
式中,Nxb为小班单位面积亩株数,fε为实验形数;
所述林分疏密度更新模型如下:
其中,PSMD为小班疏密度,V标为疏密度1.0的标准林分亩蓄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未经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9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多功能物联网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微细高频分组脉冲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