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的防撞警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307.5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春;徐立新;刘卫星;孙旭;傅一帆;刘磊;张继彪;汪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16 | 分类号: | B63B22/16;B63B22/04;E02D29/0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斜拉式 悬浮 隧道 警示 系统 | ||
1.一种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的防撞警示系统,适用的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包括隧道本体、一对接岸结构和拉索锚碇系统;所述隧道本体包括水中悬浮隧道和陆域斜坡隧道;所述水中悬浮隧道由多段预制的管节连接而成;所述接岸结构连接在水中悬浮隧道和陆域斜坡隧道之间;所述拉索锚碇系统包括四个拉索锚碇墩、四组拉索转向墩、拉索坡道和多道斜拉索;四个拉索锚碇墩各自设在隧道两侧的彼岸侧海岸上和隧道两侧的对岸侧海岸上;四组拉索转向墩各自设在隧道两侧的彼岸侧海岸岸坡上和隧道两侧的对岸侧海岸岸坡上并一一对应地靠近四个拉索锚碇墩;多道斜拉索的一半数量为彼岸侧斜拉索,另一半数量为对岸侧斜拉索;所述拉索坡道设在每组拉索转向墩与对应的拉索锚碇墩之间的岸坡上;每道斜拉索包括两根各自连接在水中悬浮隧道两侧的斜拉索;所述彼岸侧斜拉索的一端间隔地锚固在靠近彼岸的一半长度的水中悬浮隧道的两侧外表面的拉索锚上,彼岸侧斜拉索的另一端各自穿过设在彼岸的两组拉索转向墩后沿拉索坡道引伸至地面,再锚固于设在彼岸的两个拉索锚碇墩上;所述对岸侧斜拉索的一端间隔地锚固在靠近对岸的水中悬浮隧道的两侧外表面的拉索锚上,对岸侧斜拉索的另一端各自穿过设在对岸的两组拉索转向墩后沿拉索坡道引伸至地面,再锚固于设在对岸的两个拉索锚碇墩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撞警示系统包括警示浮标装置和水下警示锚缆装置;
所述警示浮标装置包括多个浮标、多根固定缆索和多个警示灯;多个浮标沿水中悬浮隧道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在所述水中悬浮隧道上方的水面上;多个固定缆索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多个浮标与水中悬浮隧道之间;多个警示灯一一对应地附着在多个浮标的顶部;
所述浮标采用圆筒形钢浮箱结构,其重心应低于浮心;每个浮标的底部设置缆索上限位器和缆索下限位器,使固定缆索采用活动连接在缆索上限位器和缆索下限位器之间;缆索上限位器设在极端高潮位时的浮标的顶标高位置;缆索下限位器设在极端低潮位时的浮标的底标高位置;
所述固定缆索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水中浮重比为1,且固定缆索与水中悬浮隧道之间采用铰接;
所述水下警示锚缆装置包括两根水下警示缆、多根挂索和多条警示灯带;两根水下警示缆平行地设在所述水中悬浮隧道的两侧,两根水下警示缆的彼岸端各自穿过设在彼岸的两组拉索转向墩后沿拉索坡道引伸至地面,再锚固于设在彼岸的两个拉索锚碇墩上,两根水下警示缆的对岸端各自穿过设在对岸的两组拉索转向墩后沿拉索坡道引伸至地面,再锚固于设在对岸的两个拉索锚碇墩上;多根挂索间隔地悬挂在两根水下警示缆上;多条警示灯带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根挂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的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水下警示缆各自距所述水中悬浮隧道的轴线距离为100m~15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的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警示缆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水中浮重比为0.75~0.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斜拉式悬浮隧道的防撞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索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缆,水中浮重比为0.75~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3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