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4283.1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9/06 | 分类号: | C22C49/06;C22C49/14;C22C101/00;C22C1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疲劳 汽车 铝合金 轮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其包括铝120‑140份、铁58‑64份、铜42‑50份、锌15‑25份、三元乙丙橡胶15‑23份、碳钢纤维3‑9份、凹凸棒土11‑15份、纳米碳化钨1‑5份、氧化锰粉末2‑6份、硫酸钡晶须2‑6份、钴1‑5份、碳酸锶1‑5份、岩棉纤维2‑6份、钛1‑5份、纳米硼化钨粉末3‑7份、二苯磺酰基亚胺4‑8份、纳米二氧化锡粉末1‑5份等组分。本发明韧性高,提高了抗疲劳能力,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强度,使得在高强度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保护汽车轮毂不受损害,具备优异的抗疲劳、强度高、耐磨损、康抗氧化、耐磨损、热稳定性高等特性,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化推广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汽车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而且各有各的利弊。
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宜又结实。但钢质轮毂的缺点也相对比较突出就是外观丑陋(可以说没什么外观可言),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
合金材质轮毂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较轻的重量,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合金材质的导热性能又是钢的三倍左右,散热性好,对于车辆的制动系,轮胎和制动系统的热衰减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市场上的原厂车的合金轮毂都以铝合金为主,当然很多改装轮毂为了达到一定的特殊要求以及视觉的提升会选择铬、钛等元素作为基本材料。不过,跟钢材质轮毂比起来,合金轮毂的价格要贵出不少,所以往往在很多中低端级别的原厂车中,钢质轮毂会出现在低配车型上,而合金轮毂则是高配车型的标配。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轻量化对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汽车轮毂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质量、可靠性、重量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前提下,用铝合金代替部分钢铁件,虽然铝合金汽车轮毂质量更加轻,但是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强度下降、耐疲劳性能低,这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汽车铝合金轮毂。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汽车铝合金轮毂,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20-140份、铁58-64份、铜42-50份、锌15-25份、三元乙丙橡胶15-23份、碳钢纤维3-9份、凹凸棒土11-15份、纳米碳化钨1-5份、氧化锰粉末2-6份、硫酸钡晶须2-6份、钴1-5份、碳酸锶1-5份、岩棉纤维2-6份、钛1-5份、纳米硼化钨粉末3-7份、二苯磺酰基亚胺4-8份、纳米二氧化锡粉末1-5份、滑石粉8-12份、纳米碳化硅2-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3-7份、氧化铑粉2-6份以及固化剂3-11份。
进一步地,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20份、铁58份、铜42份、锌15份、三元乙丙橡胶15份、碳钢纤维3份、凹凸棒土11份、纳米碳化钨1份、氧化锰粉末2份、硫酸钡晶须2份、钴1份、碳酸锶1份、岩棉纤维2份、钛1份、纳米硼化钨粉末3份、二苯磺酰基亚胺4份、纳米二氧化锡粉末1份、滑石粉8份、纳米碳化硅2份、二丁基羟基甲苯3份、氧化铑粉2份以及固化剂3份。
进一步地,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铝130份、铁61份、铜46份、锌20份、三元乙丙橡胶19份、碳钢纤维6份、凹凸棒土13份、纳米碳化钨3份、氧化锰粉末4份、硫酸钡晶须4份、钴3份、碳酸锶3份、岩棉纤维4份、钛3份、纳米硼化钨粉末5份、二苯磺酰基亚胺6份、纳米二氧化锡粉末3份、滑石粉10份、纳米碳化硅5份、二丁基羟基甲苯5份、氧化铑粉4份以及固化剂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大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4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箍筋自动生产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