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063624.3 | 申请日: | 2020-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尹小龙;吴鸣;吴一芳;洪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兴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挖桩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测放控制点;S2:定位桩位;S3:安装对准机构;S4:护筒埋设;S5:钻进;S6:清孔检验;S7:下放钢筋笼;S8:下放导管;S9:混凝土灌注;S10:拔出导管、护筒;在护筒外壁上设置有四列检测孔,对准机构包括四个支架、四个滑移设置在支架上且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检测轮、安装在支架上的复位件、安装在支架上的编码器、与编码器电连接的计算机。本发明通过编码器检测检测轮的转动圈数,根据运动差距判断护筒的倾斜程度,以便在埋入过程中调整护筒被压一端的受力,提高了护筒埋设的精确度,降低后续重新埋设的可能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旋挖机作为一种新型桩基施工设备,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移动灵活方便,定位准确,节约劳动力,生产安全,工作方便,环保性能好,噪声小,工作效率高,节约工期和成本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建设工程中。
公开号为CN109024572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步骤一,现场施工前,使用卷板机加工钢板并焊接制成全钢护筒,所述全钢护筒的长度根据旋挖桩施工现场的的地勘报告确定;步骤二,全钢护筒加工完毕后进行测量放线对桩基进行定位;步骤三,通过吊车将全钢护筒吊起,全钢护筒中心与定位中心相重合;步骤四,埋入全钢护筒,依据地勘报告的深度数据,穿过淤泥层,并延伸至具有护壁功能,并能自稳的土层内部;步骤五,全钢护筒埋设完毕后,通过旋挖机在全钢护筒内开始挖掘作业,开挖到设计要求的土层全钢护筒;步骤六,成孔后移走旋挖机,并在孔内下设钢筋笼,作业时一边灌注砼一边上拔全钢护筒;步骤七,砼浇筑完成后,将表面浮浆挖出。
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步骤三中,全钢护筒中心与定位中心在刚开始埋入时,可以对准,但随着埋入的进行,全钢护筒中心会受到泥土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导致在埋入过程中极易出现偏离,若在完全埋入后再去检查是否对准,则较为麻烦,若有偏差则需要拔出再重新进行定位重埋,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下,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从而大大提高护筒埋设的精确度,降低后续重新埋设的可能性,且边埋入边调整,相较于重新调整花费的时间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测放控制点,专业测量人员制作施工平面控制网,校准场地基准线、基准点、测量轴线、桩的位置以及桩的地面标高;
S2:定位桩位,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
S3:以四个控制桩位为基准点安装对准机构;
S4:护筒埋设,以四个控制桩和对准机构为基准埋设护筒,护筒埋设时顶端高出地面0.3米,通过钻机旋挖斗将护筒静力压入土中并根据对准机构及时调整,护筒顶端高出地面20厘米,并保持水平,埋设深度1.8米,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
S5:钻进,使用旋挖钻机在护筒内进行钻孔,钻进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孔深变化,及时调制泥浆,保证成孔质量,在进入沙层和卵石层时,减慢进尺速度,提高泥浆的稠度,减小每个钻进回次的进尺量,保证孔壁稳定;
S6:清孔检验,将钻头放至空地后进行原位空转,之后提起钻杆卸落钻渣终孔,再对成孔的垂直度、钻深进行测量;
S7:下放钢筋笼,现场制作钢筋笼,在主筋上且沿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每间隔2米放置一组钢筋耳,每组设置4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安放;
S8:下放导管,下放前检查密封性,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下端距离孔底0.3-0.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3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