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车间施工作业智能安全报警系统及其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1479.5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才;孔炯;张辉宜;钱元弟;柳荣芳;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车间 施工 作业 智能 安全 报警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炼钢车间施工作业智能安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一、系统通信匹配调试:通过参数设置调整相关通信参数,确保两个测距传感单元(2)与报警主控单元(1)通信正常;
步骤二、安装系统:在上料区(3)和卸料区(5)安装测距传感单元(2),在施工作业区(4)安装报警主控单元(1);
报警主控单元(1)、测距传感单元(2)安装的依据为,作业人员的反应时间与行走离开现场的时间之和小于行车(6)从测距传感单元(2)到报警主控单元(1)的时间:
t0+L2/v2≤L1/v1
其中,t0为作业人员反应时间,L1为测距传感单元(2)到报警主控单元(1)的距离,L2为作业人员从施工现场离开到安全区域的距离,v1为行车(6)速度,v2为作业人员步行速度;
加入安全系数k1和修正值a,以反映现场真实情况:
L1≥k1(t0+L2/v2)v1+a
则测距传感单元(2)距报警主控单元(1)的最小距离Lmin为k1(t0+L2/v2)v1+a
步骤三、接入交流电源:分别在上料区(3)、卸料区(5)以及施工作业区(4)引入一路交流220V电源,使测距传感单元(2)、报警主控单元(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四、设定安全报警值和二次报警时间;
步骤五、系统投入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车间施工作业智能安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主控单元(1)和测距传感单元(2)均为便携设计,在上料区(3)、施工作业区(4)和卸料区(5)活动安装,施工作业区(4)内还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与报警主控单元(1)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车间施工作业智能安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安全报警值的报警下限值设为2m,报警上限值为实测值加5m,其中,实测值为沿测距传感单元(2)的测距方向,测距传感单元(2)到钢包(7)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钢车间施工作业智能安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二次报警时间设定的依据为,班组长进出施工区域的时间与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数据的时间、班组长的反应时间之和,小于行车(6)二次报警时刻与到达报警主控单元(1)的时间间隔:
t'0+t2+2L3/v3≤L1/v1-t1
其中,t'0为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施工作业区(4)中人员情况的时间,t1为二次报警和一次报警之间的时间差,默认一次报警时刻为零时刻,t1即为开始二次报警的时刻,t2为班组长接收到二次报警信号的反应时间,L3是班组长距施工作业区(4)的距离,v3是班组长的速度;
加入安全系数k2:
t1≤k2(L1/v1-t'0-t2-2L3/v3)
则二次报警时间最大tmax为k2(L1/v1-t'0-t2-2L3/v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14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