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7666.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为华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巷道 火灾 抢险 风镐 式拱入型 救援 | ||
1.一种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的拱入锥形筒、中部的若干双层水循环冷却筒以及后端的气动风镐冲击推动装置,所述拱入锥形筒与前端的双层水循环冷却筒之间通过内置的连接件连接有入口舱,气动风镐冲击推动装置与后端的双层水循环冷却筒之间通过内置的连接件连接有出口舱,拱入锥形筒内部设有对讲电铃一和传感器组,入口舱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舱门;
双层水循环冷却筒的双层之间的夹层被隔离成夹层a区、夹层b区、夹层c区和夹层d区四个独立的空间,夹层a区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进水快速接头一,夹层b区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进水快速接头二,夹层c区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出水快速接头一,夹层d区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出水快速接头二,每两个双层水循环冷却筒之间通过内置的连接件连接,且两个双层水循环冷却筒的夹层a区、夹层b区、夹层c区和夹层d区分别通过进水快速接头一、进水快速接头二、出水快速接头一和出水快速接头二连接,后端的双层水循环冷却筒的进水快速接头一和进水快速接头二连接外部的供水管路,后端的双层水循环冷却筒的出水快速接头一和出水快速接头二连接外部降温管道,形成冷却降温水循环,双层水循环冷却筒的双层之间的夹层内还设有进水管路套管和进风管路信号线套管;
出口舱内部设有对讲电铃二和监测显示器,对讲电铃二电性连接对讲电铃一,监测显示器电性连接传感器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舱后端通过滑动连接套连接气动风镐冲击推动装置设有的若干气动风镐推动器,若干气动风镐推动器均匀分布在出口舱后端外周,且若干气动风镐推动器中部通过风镐固定盘固定连接,气动风镐推动器后端设有的风管通过一条主风管连接风镐系统,用于同时工作带动拱入锥形筒和若干双层水循环冷却筒向前拱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镐固定盘下部通过风镐固定座固定连接,风镐固定座底部设有带刹车装置的移动轮,用于固定气动风镐冲击推动装置且在推进时辅助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舱后端设有进出的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水循环冷却筒下部安装有辅助行走车,辅助行走车下部设有行走轮,用于救援筒道向前推动时辅助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与双层水循环冷却筒外周相适配的弧形架,弧形架的内弧面设有防滑层,用于支撑并带动双层水循环冷却筒共同行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套管内铺设有进水水管,进风管路信号线套管内铺设有进风管和信号线,进水水管和进风管在各双层水循环冷却筒连接处采用软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入锥形筒、入口舱、双层水循环冷却筒、出口舱均为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巷道火灾抢险的风镐式拱入型救援筒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为华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为华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6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