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工业锅炉低NOX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2827.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包文隆;侯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国核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80/02 | 分类号: | F23B80/02;F23J15/02;B01D53/83;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工业锅炉 no base sub | ||
一种燃煤工业锅炉低NOX燃烧技术耦合活性氨协同脱硝装置,包括低NOX燃烧技术组件和活性氨协同脱硝组件,本发明以低NOX燃烧技术为主,将再循环烟气分层送入炉膛的不同位置,实施分层控制,使再循环烟气与上升气流充分混合,从而延长上升气流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并降低氮氧化物的初始排放浓度,同时在线监测器将实时监测锅炉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反馈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基于监测结果自动耦合活性氨协同脱硝,不受锅炉类型及炉内温度影响,投资少,碳基还原剂、水和能源消耗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氮氧化物排放值控制在50mg/Nm3以下,实现在较小的运行成本下,脱硝效率高达80%以上,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燃煤工业锅炉低NOX燃烧技术耦合活性氨协同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烟气排放源可分为燃煤电站锅炉和燃煤工业锅炉,两者炉型构造和燃烧方式有较大的差异,燃煤电站煤粒径较细,燃烧主要在炉膛空间进行,燃烧情况较好,实际运行时的负荷率变化小,且主要时间处在高负荷运行状态,多采用SCR脱硝技术,而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存在较多的链条炉,炉膛相对较小,燃烧方式为层燃,煤粒径较大,燃烧集中于炉膛下部,燃烧条件相对较差,炉内工况较为复杂,烟气中飞灰的特性具有飞灰浓度低、含碳量高等特点,普遍存在低温粘结灰的情况,常有烟温异常变化的情况发生,实际运行时的负荷率变化大,且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并且大多数燃煤工业锅炉都没有为锅炉改造预留空间,场地较为紧张。此外由于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排烟温度较低,一些在电站锅炉上使用的脱硝技术对燃煤工业锅炉并不适用。
目前我国在运行的燃煤工业锅炉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形势非常严峻,主要受制于工业锅炉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尚未成熟、氮氧化物(NOX)控制成本相对偏高,尤其是对现有工业锅炉的改造由于受到改造空间不足、技术支持少、改造成本过高等种种因素限制难以顺利实现,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的主要热源设备为燃煤工业锅炉,锅炉房都建在城镇内或者城镇周边,其产生的污染对城镇的环境影响很大,现有脱硝方式受锅炉类型及炉内温度的限制,脱硝效率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还原剂运输不方便。因此降低工业锅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以及控制燃烧之后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浓度意义深远而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煤工业锅炉低NOX燃烧技术耦合活性氨协同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国核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国核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医疗监护功能的智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骨水泥测试样条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