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主体协调定价模式的去中心化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1512.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迪;曾祥勇;许启东;邵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体 协调 定价 模式 中心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多主体协调定价模式的去中心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配电网调度中心根据日前预测数据进行日前调度,以确定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并联电容器组SCB全天的动作挡位;
步骤S2、在k时刻各RDG主体进行数据通信;
步骤S3、进行分布式迭代数据融合一致,并根据数据分布式一致性后的所有数据,确定NSGA-Ⅱ算法参数,并行求解Pareto最优解集;采用分布式一致性共享方法进行分布式迭代数据融合一致,具体实现如下:
考虑RDG控制中心作为独立通信节点,并具有计算能力,且各RDG利益主体间具有稀疏地双向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交换,其稀疏通信网络构成连通的拓扑图G,记G的标准化邻接矩阵Q如下式:
di、dj分别为节点i、j的度数,di=|Ni|,dj=|Nj|;矩阵Q是双随机矩阵,即矩阵Q的每一行和每一列元素之和都等于1,且对于任意满足的节点对,都有aij=0;
若配电网中有M个RDG利益主体,且在多利益主体存在交互影响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各个主体会对新能源出力或节点负荷进行预测,以综合考虑多方策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有功预测数据,记为第i个RDG主体对第j个RDG或负荷的预测值,σRDGi,j代表第i个RDG主体对第j个RDG或负荷的预测误差标准差;调度前,每个主体提前达成共识,同时上传和作为初值进行式(4)的迭代,由于Q的稀疏性,此迭代过程只需要与邻居节点进行数据交换;经式(4)迭代各主体初值最终会收敛到如下式(5)、(6)协同一致性结果:
其中,t为迭代步数,πi(0)为第i个变量初值;
之后,各主体将得到的一致性结果相除,得到多主体预测数据融合的一致性出力结果
同理,进行无功数据的分布式一致性融合,实现主体数据的一致性共享;
步骤S4、代入k-1时刻修正的权重ωk,选取日内实时调度决策解;
步骤S5、确定k时刻日内实时调度决策解后,更新k+1时刻的各利益主体分配权重ωk+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主体协调定价模式的去中心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实现如下:
配电网调度中心考虑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其目标函数为网损及电压偏差最小,并尽量减少OLTC与SCB的动作成本,建立多目标函数模型如下:
式中,T为优化周期;Ploss.t为t时刻网损;n为节点数;ui.t为t时刻节点i的电压;uin为基准电压;λTC、λSCB分别为OLTC、SCB调节权重;分别为OLTC、SCB单位动作成本;分别为OLTC、SCB在t时刻的动作幅度;
约束函数如下:
式中,分别为OLTC挡位变化上下限;为每时刻OLTC挡位动作上限;为电容器最大投切组数;为每时刻SCB挡位变化上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主体协调定价模式的去中心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代入k-1时刻修正的权重ωk,选取日内实时调度决策解,其中采用如下公式选取日内实时调度决策解:
式中,为t时刻的目标函数权重;是第i个RDG主体在第j个Pareto解时的目标函数值;
其中,maxWit为日内多利益主体分布式调度模型目标函数,为第i个RDG在时刻t的有功、无功出力;Ct为时刻t根据电价偏差函数确定的实时电价;CSUB为新能源发电的政府补贴;CQ、CP为RDG的有功、无功出力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