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臂升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932.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昱达;谢明建;曾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刘颖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叉臂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机构和托盘;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有驱动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做往复伸缩运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同步做折叠或伸展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托盘做升降运动;本发明设置一个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做升降运动,保证所述托盘的工作平面的水平,解决多个驱动装置分别控制升降机构导致升降工作平面不平,货物容易侧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叉臂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工业搬运车,是指对成件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搬运车辆,这些搬运车的叉臂本体基本是不具备提升的功能,只能通过外部的提升机构对叉臂进行提升,从而把货物进行提升,这种提升方式受力大部分落在叉臂与提升机构的连接处,对叉臂与提升机构的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有很大的要求;目前出现了部分叉臂可以实现叉臂本体对货物提升的功能,这类搬运车的叉臂内部设置有多个升降机构,多个升降机构同时升降来完成货物的装卸作业,但是多个升降机构是通过多个不同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的,由于是多个不同的驱动装置进行控制,不同升降机构的提升的时间和提升高度都有可能会不一样,就会导致升降的平面不平,导致货物侧翻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叉臂升降装置,解决多个驱动装置控制升降机构导致升降的平面不平,货物容易侧翻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臂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机构和托盘;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有驱动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做往复伸缩运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同步做折叠或伸展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托盘做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底板、顶板、两块驱动块和若干铰接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块和第四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块均通过所述铰接臂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底板和顶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块和所述第四驱动块均通过所述铰接臂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底板和顶板铰接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导柱;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驱动块从而带动所述顶板沿着所述导柱做升降运动。
优选的,所述导柱包括套筒和轴芯;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轴芯,所述套筒与所述轴芯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两根所述铰接臂,同一侧面的所述两根所述铰接臂分别所述底板和顶板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之间设置有同步组件;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块和所述第四驱动块,所述同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第三驱动块。
优选的,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若干同步立柱;所述同步立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块,所述同步立柱均从所述第二驱动块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三驱动块,所述第二驱动块与所述同步立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杆分别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两端延伸设置,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