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8374.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龚成勇;何香如;曹瑞;梁康;曾永亮;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2 | 分类号: | G01P5/02;G01P1/0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王园园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翼型 漂浮 流速 | ||
一种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中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技术领域,绕线支撑环内嵌设有绕线支撑轴承,绕线支撑轴承内开设有穿线孔,绕线手柄的下端固定有绕线盘线轴,绕线盘线轴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上部挡板,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下部挡板,且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侧壁固定有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利用绕线上轴承、绕线下轴承旋接于绕线盘线轴中,且绕线中心轴与绕线手柄上下贯通设置,绕线支撑环的底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绕线支架。有效的利用天然河流的动力,形成相对静止并实现测流体流速,能够自身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流速仪自动收放牵引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中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
背景技术
流体动力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中天然水流对于人类而言是最为便利的动力来源。由于天然水流是不稳定的,在天然水流中测流速较为困难,现有的水流测速仪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且常规测速仪测得是水流一点的流速。如果能够将天然水流的驱动力合理利用起来,那将会给水上测流速带来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有效的利用天然河流的动力,形成相对静止并实现测流体流速,能够自身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流速仪自动收放牵引线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包含调整锥固定螺栓、绕线手柄、绕线支撑环、绕线支架、绕线盘线轴、上部挡板、下部挡板、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绕线下轴承、绕线上轴承、绕线支撑轴承;调整锥固定螺栓穿设固定在绕线手柄的顶壁中,绕线手柄为空心结构,且设置于绕线支撑环的内环中,绕线支撑环内嵌设有绕线支撑轴承,绕线支撑轴承内开设有穿线孔,绕线手柄的下端固定有绕线盘线轴,绕线盘线轴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上部挡板,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下部挡板,且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侧壁固定有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利用绕线上轴承、绕线下轴承旋接于绕线盘线轴中,且绕线中心轴与绕线手柄上下贯通设置,绕线支撑环的底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绕线支架;
上述中部结构包含流速仪空腔、叶形平衡器、叶形平衡器连接杆、鱼翼型漂浮器、漂浮器连接杆、调整锥、调整锥柔性钢丝;上述绕线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流速仪空腔的顶壁,且流速仪空腔的顶壁开设有通过孔,通过孔与绕线中心轴贯通设置;调整锥悬设于流速仪空腔内,且调整锥的上端连接有调整锥柔性钢丝,调整锥柔性钢丝的上端穿过通过孔、绕线中心轴以及绕线手柄的底壁后,与调整锥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流速仪空腔由上部的圆柱空腔结构和下部的倒锥形空腔结构构成,圆柱空腔结构的下部一体成型有倒锥形空腔结构,位于圆柱空腔结构的外壁利用数个叶形平衡器连接杆连接有叶形平衡器,叶形平衡器的下环面上利用漂浮器连接杆对称设有鱼翼型漂浮器;
上述下部结构包含测杆、尾翼、测速装置、连接环、连接杆、测速传感器;连接杆穿设在倒锥形空腔结构的下端,且连接杆为空心结构,测杆插设固定在连接杆的下端中,测杆的尾端连接有尾翼,测杆的头端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与连接杆贯通设置,且该头端利用连接环连接有测速装置,测速装置与测速传感器连接,测速传感器固定在连接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速装置为空间螺旋结构,且在螺旋结构上均匀分布若干测速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整锥固定螺栓的上端外环面上开设有螺纹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水中调整放置方向及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