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及设备、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344.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宝;罗清彩;谭强;徐驰;于玲;于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互助 保险 方法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投保人端发出的理赔申请信息,根据保险理赔智能合约,确定所述理赔申请信息符合投保信息;
将所述理赔申请信息发送至第三方鉴定机构审核,确定构成理赔案件,并将审核结果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获取所述第三方鉴定机构匿名化处理后的匿名理赔申请信息,根据理赔投票智能合约,由所述互助式保险区块链上各个节点对所述匿名理赔申请信息进行投票,确定进行理赔,并将投票结果上传至所述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将所述理赔申请信息发送至监管机构,所述监管机构根据拨款理赔智能合约检查理赔资金余额及审核所述理赔申请信息确定理赔金额,并将所述理赔金额对应的赔偿代币发送至所述投保人端的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P2P共识网络,所述构建P2P共识网络包括设立区块链基础设施采用预设的共识算法形成P2P共识网络;
构建互助式保险区块链,所述构建互助式保险区块链包括选择管理节点、背书节点及记账节点,并获取第三方认证中心端发放的各节点的数字证书;
公开所述互助保险区块链上智能合约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保险发起人端发布的保险产品数据及保险发起人数字签名,根据创建保险产品智能合约,验证所述保险产品数据及所述保险发起人数字签名,并将所述保险产品数据的哈希值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获取保险发起人端上传的保险发起人身份信息,根据验证保险发起人智能合约由可信机构端验证所述保险发起人身份信息并进行可信机构数字签名,将保险发起人身份信息及可信机构数字签名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获取保险发起人端发布的可信机构信息及可信机构服务能力信息,根据验证可信机构智能合约验证所述可信机构服务能力信息,将所述可信机构信息及可信机构服务能力信息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生成保险参与端密钥对并获取第三方认证中心端发布的保险参与端数字证书,将所述保险参与端密钥对及所述保险参与端数字证书发送至保险参与端,根据兑换代币职能合约,将所述保险参与端账户中的法币转入保险产品指定金融账户,并在互助式保险区块链上为所述保险参与端分配相应的代币;
获取投保人端选定的可信机构端的公钥证书,并将投保人信息发送至所述选定的可信机构端,根据验证投保人智能合约由选定的可信机构端核实所述投保人信息,将所述投保人信息及验证数据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获取所述投保人端发布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根据互助式保险投保智能合约,检查投保人端的账户余额及所述投保人信息是否满足保险产品要求,
若是,则允许投保,并将投保信息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所述投保信息至少包括保险责任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代币提现智能合约将所述投保人端的账户中的赔偿代币转换为法币,并发送至所述投保人端的金融账户;
根据保险评价智能合约获取所述投保人端发布的投保服务评价和/或理赔服务评价,并将所述投保服务评价和/或理赔服务评价上传至互助式保险区块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发起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保险发起人身份、保险发起人公钥、保险发起人数字证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机构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银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第三方鉴定机构、监管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参与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投保人、监管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互助式保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理赔证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3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互联网远程庭审开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