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002.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庞代兵;袁秀淋;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K15/01;B60K15/067;B60K15/035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油箱 结构 | ||
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包括左油箱、右油箱、加油杯和燃油滤清器,左油箱和右油箱分别固定在车架尾部的底部,通过通油管连为一体,加油杯固定在车架左侧,加油杯上设置有油箱盖,加油杯与左油箱和右油箱之间设有通气管,加油杯和左油箱之间还设有加油管组件,左油箱顶部安装有燃油泵,右油箱顶部安装有油位传感器,燃油泵和油位传感器之间通过吸油管连通,燃油滤清器固定在车架中部、靠近加油杯,燃油滤清器上连接有滤清器进油管和滤清器出油管,滤清器进油管与燃油泵连接,滤清器出油管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和燃油泵之间还设有回油管,本发明由左右两个油箱通过通油管连为一体,布置在车辆底部,使车辆上方后部空置,可搭载更多装备,增大车辆的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对续航里程要求很高,为了获得更大的续航里程,现有全地形车油箱结构一般由左右两个油箱组成,以增大油箱的容积。油箱布置在车辆的尾部,由于油箱中的燃油液面高度高于发动机,燃油自行流入发动机。因为车辆前方的驾驶舱比较高,当油箱布置在车辆的尾部时,造成车辆上方的前部和尾部都比较高,许多装备都不能布置在车辆上,限制了全地形车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全地形车更大的续航里程和搭载各种装备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该油箱由左右两个油箱通过通油管连接为一体,采用该结构的油箱,油箱布置在车辆底部,使车辆的上方后部空置,便于搭载更多装备,同时油箱容积大,增大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地形车油箱结构,固定安装在车架底部,包括左油箱、右油箱、加油杯和燃油滤清器,所述左油箱和右油箱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尾部的底部,通过通油管连接为一体,使左油箱内的燃油经通油管流入右油箱,所述加油杯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左侧,加油杯上设置有油箱盖,所述加油杯与左油箱和右油箱之间设有通气管,用于将油箱内的气体通过油箱盖排出或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油箱盖进入油箱,所述加油杯和左油箱之间还设有加油管组件,用于将加油杯内的燃油输入左油箱,所述左油箱的顶部安装有燃油泵,右油箱的顶部安装有油位传感器,所述燃油泵和油位传感器之间通过吸油管连通,使右油箱内的燃油流入燃油泵,所述燃油滤清器固定在车架中部、靠近加油杯,所述燃油滤清器上连接有滤清器进油管和滤清器出油管,滤清器进油管与燃油泵连接,用于将燃油泵内的燃油输入燃油滤清器内,滤清器出油管与发动机连接,将过滤后的燃油输入发动机内,所述发动机和燃油泵之间还设有回油管,用于将发动机内多余的燃油经回油管流入燃油泵和左油箱内,车辆启动时,由ECU输入信号,燃油泵中的低压燃油泵工作,燃油流入滤清器进油管,经燃油滤清器过滤后由燃油滤清器出油管提供给发动机,建压完成后,燃油泵中的高压燃油泵工作,右油箱内的燃油经油位传感器流入吸油管,吸油管与低压燃油泵连通,右油箱内燃油流入低压燃油泵,实现双油箱供油。
进一步的,所述左油箱的前部下方设有左通油口,与通油管连接,前部上方设有燃油泵安装孔,在左油箱的尾部上方设有左通气孔,与通气管连接,中部设有连接管,与加油管组件连接,所述左油箱的前部、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左油箱安装支承,用于左油箱与车架固定安装;所述右油箱的前部下方设有右通油口,与通油管连接,前部上方设有油位传感器安装孔,在右油箱的尾部上方设有右通气孔,与通气管连接,所述右油箱的前部、中部左、右两侧各设有右油箱安装支承,用于右油箱与车架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加油杯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加油口、连接板、气管和油杯,通过焊接形成一体,所述加油口上装配油箱盖,所述连接板用于加油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管与通气管连接,用于油箱通气,所述油杯与加油管组件连接,将燃油输入左油箱内,所述加油杯内还设有过滤网,对燃油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包括短通气管Ⅰ、三通管、短通气管Ⅱ、锁紧圈和长通气管,所述短通气管Ⅰ一端与右油箱的右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上还分别连接短通气管Ⅱ和长通气管,短通气管Ⅱ的另一端通过锁紧圈与左油箱的左通气孔连通,长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加油杯的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