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龄期垃圾填埋场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9083.0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强;史培新;宰正浩;唐强;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常熟市畅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4;G01N1/26;G01N1/2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自然 降雨 条件下 同龄 垃圾 填埋场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龄期垃圾填埋场的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垃圾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上端设有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下端分布有若干个降水针,所述容器本体内侧的底部设有反滤层部,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液体收集装置,所述容器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气体采样管,所述容器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二气体采样管;所述容器本体内还具有铺设在垃圾上表面的水源分配层;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本发明装置能够较为真实的模拟出垃圾填埋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反应情况,便于获取垃圾填埋在自然降雨的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和垃圾渗滤液,从而方便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垃圾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龄期垃圾填埋场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长。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产生垃圾440kg,且以8%~9%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城市垃圾的累积堆存量已达到66亿吨,占地面积约为5万。因此,城市垃圾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处置技术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其中,卫生填埋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我国约有70%以上的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法处理,应用较为广泛。但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由自然降水、垃圾自身所含水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以及渗入填埋场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即垃圾渗滤液。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水基溶液,含有四类污染物:溶解有机物、无机成分、重金属和异源生物有机化合物。与有机污染物不同,重金属不能生物降解,这种污染可能持续两千年,因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高毒性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地下水具有很大的污染潜力。
为此需要对垃圾填埋场中在自然降水的情况下产生的水污染和气体污染进行研究,在现有的垃圾填埋场中获取废气废水较为困难,难以真实得模拟并控制降雨速率和降水量;也不能够模拟雨水和垃圾填埋场的均匀接触;而且不能够对垃圾填埋场的不同高度处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龄期垃圾填埋场的试验装置,便于获取垃圾填埋在自然降雨的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和垃圾渗滤液,从而方便研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龄期垃圾填埋场的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垃圾物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上端设有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下端分布有若干个降水针,所述容器本体的底端设有反滤层部,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液体收集装置,所述容器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气体采样管,所述容器本体的中部设有第二气体采样管;所述容器本体内还具有铺设在垃圾上表面的水源分配层;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反滤层部包括若干个玻璃珠铺设成的上玻璃珠层和下玻璃珠层,自所述上玻璃珠层至所述下玻璃珠层中的玻璃珠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反滤层部中玻璃珠的直径范围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反滤层部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且所述反滤层部的高度范围为所述容器本体高度的1%-10%。
优选地,所述水源分配层为若干个玻璃珠按玻璃珠的直径自上而下铺设,所述水源分配层中的小直径玻璃珠铺设在所述水源分配层最下端并与所述容器本体中垃圾物接触;所述水源分配层高度为10mm-30mm。
优选地,所述供水装置包括用于注入水源的蠕动泵和用于调节水源流速的空压泵。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多个沿着所述容器本体高度方向排布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为螺旋状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多个沿着所述容器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常熟市畅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常熟市畅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