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181.2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勤海;应文婷;沈博文;赖夏鹏;朱佳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1/00;C02F101/2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解法 协同 处理 电镀 污泥 盐酸 酸洗 废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电解室,电解室内设置有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室隔开形成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室内设置有电动搅拌机。该方法包括: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混合;将混合物倒入阳极室内,阴极室装入NaHCO3水溶液;启动电解;电解结束后,过滤阴极室内的溶液,得到重金属沉淀物,回收重金属。本发明充分利用酸洗废液中的游离盐酸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溶出,并进一步在直流电场和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促使重金属离子向阴极发生迁移并在阴极区形成沉淀,实现重金属的溶出、迁移和去除或回收,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作为电镀废水处理的产物,含有多种高浓度重金属,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7表面处理废物类危废。近年来,电镀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电镀企业每年约生产1000万t电镀污泥,处置成本及环境压力巨大。目前电镀污泥大多通过添加石灰、焚烧等进行重金属固化等无害化处理,对其中重金属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考虑较少,而电镀污泥中通常含有Cr 3%~5%、Ni 2%~4%、Cu 1%~2%、Zn 1%~2%,品位远高于金属富矿石,研究这些有价金属的回收,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减少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污染。
盐酸酸洗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盐酸、铁(多为二价)及其他微量重金属元素,每年我国有数百万吨盐酸酸洗废液产生,其高污染性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盐酸酸洗废液也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34废酸类危废。目前针对盐酸酸洗废液的处理方法以酸碱中和为主,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碱且产生大量的污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盐酸酸洗废液含有的游离盐酸和铁也存在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应对这些物质进行有效回收或利用,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效益。
目前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的研究较少,有研究尝试将酸洗废液作为补充铁源,用于诱导电镀污泥中Ni、Cr、Zn、Cu等重金属在复合铁氧体晶格中得到束缚稳定,达到减少二次污染的目的。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废治废,但对于重金属的去除和回收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装置及方法。
根据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各自的理化特性,本发明方法采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可以充分利用酸洗废液中的游离盐酸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溶出,并进一步在直流电场和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促使重金属离子向阴极发生迁移并在阴极区形成沉淀,实现重金属的溶出、迁移和去除或回收,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一种利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电解室,所述的电解室内设置有阳离子交换膜,所述的阳离子交换膜将所述电解室隔开形成用于置放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的阳极室和用于置放NaHCO3溶液的阴极室,所述的阳极室内设置有阳极电极,所述的阴极室内设置有阴极电极,所述的阳极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的阳极室内设置有电动搅拌机。
本发明装置中,将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混合物倒入电解装置的阳极室内,采用电解法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可以充分利用酸洗废液中的游离盐酸对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溶出,并进一步在直流电场和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促使重金属离子向阴极发生迁移并在阴极内形成沉淀,实现重金属的溶出、迁移和去除或回收,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所述的阳极室内靠近所述阳离子交换膜的位置设有阳极电极槽,所述的阳极电极插入在所述阳极电极槽内。
所述的阴极室内靠近所述阳离子交换膜的位置设有阴极电极槽,所述的阴极电极插入在所述阴极电极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