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3356.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军;张歆蒴;马光文;黄炜斌;韩晓言;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J3/28;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源互馈 能源 互补 发电 调度 方法 | ||
1.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面步骤:
步骤1:预测梯级水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值并发送至电网;
步骤2:所述电网将各电站的发电值以及电网的并网需求值输入已构建的异质能源 互补发电调度模型,得到所述水电站和所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计划值;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发电计划值和所述水电站中各梯级水库和所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状态,对所述水电站和所述分布式光伏电站互补发电调度方案进行 调整,得到基于网源互馈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的优化调度方案;
在步骤2中,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模型的构建还包括下面步骤:
步骤21: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模型的构建包括有建立多个目标值;
步骤22:通过对电力系统约束和水资源系统约束来实现对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模型的约束;
步骤23:得到构建后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模型;
所述步骤21中,所述多个目标值包括目标函数Ⅰ、目标函数Ⅱ和目标函数Ⅲ,
所述目标函数Ⅰ为:
式中, 为源荷差异指标,为实际出力波动标准差,为剩余负荷标准差,为曲线转角标准差, 为对应指标的权重系数;
所述目标函数Ⅱ为最大分布式光伏电站出力,即
式中, 为第m个光伏电站在t时段的功率;
所述目标函数Ⅲ为最小梯级水库弃水量,即
式中,为梯级水库总弃水量,为t时段的梯级弃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水电站的发电值包括所述水电站的径流预测值, 所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值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电网根据各电站的发电值以及电网的并网需求得到负荷需 求曲线,并确定各电站的发电计划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2中,所述电力系统约束包括对所述水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量 平衡约束、通道限制约束、发电值限制约束、爬坡约束和最小开机发电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步骤22中,所述水资源系统约束是对所述水电站的水量平衡约束、流量平衡约束、水位库容约束和下泄流量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源互馈的异质能源互补发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电网的需求值减去所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值确定所述水电站的实际发电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3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