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探机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1567.0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帅海乐;张克利;徐继斌;宋勇;何飞;韩力;汪太珩;岳恩鹏;谭祖彪;张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4/04;E21B21/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0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探 机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探机械,包括连接头(1);连接头(1)、下端与保护外壳(3)连接;保护外壳(3)顶面与连接头(1)的转角处设有一组加强肋板(2);保护外壳(3)顶面设有电缆接入管(4)和水管接入管(5);保护外壳(3)内设有固定支架(8);固定支架(8)与保护外壳(3)固定连接;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3~4台马达(9);每台马达(9)均与钻具(10)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前期勘察不清楚而导致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勘察和施工速度,节约大量工期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探机械,属于地质勘察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岩溶较发育地区,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时,找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持力层非常困难。在岩溶地基进行基础设施及房屋建造时,普遍遇到以下技术问题:一是勘察工程量大,资金和时间投入特别大。通常一桩一孔解决不了问题,一桩3~4孔才能解决,待勘察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设计和施工。大量的勘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二是在初步勘察或一桩一孔勘察后进行施工,遇到施工揭露岩溶情况和勘察不一致,桩孔内半岩半土,孔底完整持力层厚度无法判断能否达到规范要求情况。此时由于桩孔较深补充勘察工程钻机无法施钻,需要回填桩孔后进行补充勘察,工期和费用浪费特别大;三是即便施工时岩溶情况和勘察相符,但由于岩溶发育在成孔后无法钎探持力层,为桩基埋下很大安全隐患,待桩身混凝土浇筑后使用钻芯法验证,若发现持力层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时,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工期和费用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探机械,使该钻探机械能与旋挖机配合使用,可同时在地面钻3~4探孔,以解决现有技术每次只钻一个孔,当无法判断能否达到规范要求情况下,还需要回填探孔后进行补钻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钻探机械,包括连接头;连接头、下端与保护外壳连接;保护外壳顶面与连接头的转角处设有一组加强肋板;保护外壳顶面设有电缆接入管和水管接入管;保护外壳内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安装有3~4台马达;每台马达均与钻具连接。
前述钻探机械中,所述电缆接入管内设有多功能电缆;多功能电缆穿过固定支架与马达连接。
前述钻探机械中,所述水管接入管内设有水管;水管穿过固定支架与钻具连接。
前述钻探机械中,所述马达的下轴部有压力传感器和钻速传感器,传感器线通过多功能电缆传递信号;多功能电缆内有动力电线和传感器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可同时在地面钻3~4探孔,解决了现有技术每次只钻一个孔,当无法判断能否达到规范要求情况下,还需要回填探孔后进行补钻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钻探机械可同时取得三组不同的芯样,通过对三组不同芯样的分析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可通过传感器反馈情况了解钻探过程,从而知道地下是否有溶洞。进而判断桩底持力层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连接头、2-加强肋板、3-保护外壳、4-电缆接入管、5-水管接入管、6-多功能电缆、7-水管、8-固定支架、9-马达、10-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钢丝齿拼合式周边砂轮
- 下一篇:一种喷墨打印机用连续供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