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31514.9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安伟;左从军;周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C9/04;B22C9/2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冲压 模具 铸件 散热 通道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包括步骤:S1、冷却水管的制作:采用圆形的钢管制作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壁厚为10mm‑15mm;S2、冷却水管的预埋:将泡沫模型放入砂箱中,然后将冷却水管装入泡沫模型中,并使冷却水管的两端从泡沫模型中伸出,然后向砂箱中填充型砂;S3、浇注;S4、冷却,取出铸件,冷却水管与铸件形成一体。本发明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通过在泡沫模型中设置冷却水管,并合理设置冷却水管的壁厚,避免在浇注时金属液将冷却水管熔穿,可以实现汽车冲压模具铸件上散热通道的有效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冲压模具在快速冷冲时,由于每个部位受力程度不一样,导致局部位置会产生过热,从而产生局部形变,这将严重影响冲压板件的质量。为了避免冲压时局部过热,在模具所需位置设计散热通道,此通道设计既要满足冲压模具的强度又要有充分的散热功能。因此这对实型铸造产生很大的困难。
由于此散热通道设计成直径只有20mm,直径较小,同时散热通道的长度要达到2000mm左右,而现有的铸件生产工艺无法在模具上铸出该散热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目的是实现汽车冲压模具铸件上散热通道的有效成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包括步骤:
S1、冷却水管的制作:采用圆形的钢管制作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壁厚为10mm-15mm;
S2、冷却水管的预埋:将泡沫模型放入砂箱中,然后将冷却水管装入泡沫模型中,并使冷却水管的两端从泡沫模型中伸出,然后向砂箱中填充型砂;
S3、浇注;
S4、冷却,取出铸件,冷却水管与铸件形成一体。
所述步骤S1中,采用的钢管为400系列不锈钢管或400系列以上的不锈钢管。
所述步骤S1中,在冷却水管内填充硅砂。
所述步骤S1中,冷却水管的内直径为20mm。
所述步骤S1中,在冷却水管上安装固定杆;所述步骤S2中,在向砂箱中填充型砂后,型砂包围固定杆;所述步骤S3中,浇注金属液时,型砂包围固定杆,使冷却水管保持固定。
所述步骤S1中,在冷却水管上安装多个固定杆,所有固定杆为沿冷却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固定杆为L形或U形结构。
所述步骤S2中,先将泡沫模型的第一半部放入砂箱中,然后将冷却水管放置在泡沫模型的第一半部上,然后将泡沫模型的第二半部放置在第一半部上,固定杆位于泡沫模型的第二半部的减重孔中,然后向砂箱中填充型砂。
本发明汽车冲压模具铸件散热通道的成形方法,通过在泡沫模型中设置冷却水管,并合理设置冷却水管的壁厚和在冷却水管中填充硅砂,避免在浇注时金属液将冷却水管熔穿,可以实现汽车冲压模具铸件上散热通道的有效成形。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泡沫模型与冷却水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泡沫模型与冷却水管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冷却水管与固定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冷却水管;2、固定杆;3、泡沫模型;4、硅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