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沉浸交互式动作内容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8145.8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3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庭;王中贝;武亚苹;张骏驰;孙鹏;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五峰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3/40 | 分类号: | G06T13/40;G06F3/01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浸 交互式 动作 内容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沉浸交互式动作内容生产方法,用于解决在表演过程中大幅度和高频率的动作使得身上不是所有的反光球都可以被摄像机采集到使放光球的记录位置就会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动作数据内容不准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互联网获取黄梅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进行舞蹈编排;本发明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修复,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插入平滑的数值形成新的捕捉点并替代删除的捕捉点以及通过合理的将捕捉点分配至对应的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人员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修复,便于对动作数据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动作数据的准确度,继而提高动作内容生产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作内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沉浸交互式动作内容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在专利CN109692487A一种黄梅戏的增强现实的操作方法,虽然实现了通过将增强现实技术与黄梅戏表演进行结合,给表演者创造出了更广的表现空间,通过吸收观众的意见,给导演等创作人员提供更宽阔的创作空间,通过观众互相交流,增大观众的艺术知识面,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存在的不足:采用根据舞台布置和表演者的使用空间对摄像机、传感器、计算与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器械进行安装,对舞台安装定位标记;由于在表演过程中大幅度和高频率的动作使得表演者身上不是所有的反光球都可以被摄像机采集到,如果某个反光球不能同时被两台以上的摄像机捕捉,那么放光球的记录位置就会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动作数据内容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高沉浸交互式动作内容生产方法,用于解决在表演过程中大幅度和高频率的动作使得身上不是所有的反光球都可以被摄像机采集到,如果某个反光球不能同时被两台以上的摄像机捕捉,那么放光球的记录位置就会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动作数据内容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修复,通过人体自身运动规律,把每个关节点的正向动力学和反向动力学规则对捕捉点进行调试,删除错误的离周围前后差别很大的捕捉点,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插入平滑的数值形成新的捕捉点并替代删除的捕捉点以及通过合理的将捕捉点分配至对应的工作人员,通过工作人员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修复,便于对动作数据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动作数据的准确度,继而提高动作内容生产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沉浸交互式动作内容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互联网获取黄梅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并进行舞蹈编排;
步骤二:用动作捕捉设备进行舞姿动作的录制以获取舞蹈运动数据,同时用三维软件初步建立舞蹈者人物模型,动作捕捉设备为摄像机;动作捕捉设备获取舞蹈运动数据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通过被动光学式动作捕捉技术获取动作数据,具体为:由摄像机发出光源,在动作对象身上绑定高亮标记点的反光球,反光球的位置标记为捕捉点;摄像机采集捕捉点对应的反光信号,将反光信号处理生成动作数据;
S2: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修复,通过人体自身运动规律,把每个关节点的正向动力学和反向动力学规则对捕捉点进行调试,删除错误的离周围前后差别很大的捕捉点,用算法插入平滑的数值形成新的捕捉点并替代删除的捕捉点;
S3:通过标记模块获取没有自动完成修复的捕捉点和修复不准确的捕捉点并分配至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动修复,并将修复的捕捉点发送至产品编辑平台,产品编辑平台将修复的捕捉点与调试后的捕捉点进行依据位置和时间进行组合,得到舞蹈运动数据;
步骤三:通过建模软件实现角色数字化动画,建立动作模型,建立动作模型包括人物运动模型、蒙皮与骨骼的关系、网格顶点位置计算和动画的数据驱动;
步骤四:通过三维建模实现舞台场景的搭建,得到应用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五峰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五峰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册激活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基站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