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三缸曲轴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387.1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运侠伦;王晨;姜歌东;梅雪松;庞哲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B41/00;B23Q17/20;B23Q3/08;B23Q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曲轴 高精度 全自动 平衡 | ||
一种适用于三缸曲轴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包括大理石基台,大理石基台上连接有曲轴支承摆架,曲轴支承摆架的两侧和气动定心单元、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配合,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和驱动电机连接,气动定心单元由气缸提供动力,实现待平衡三缸曲轴的快速自动定心;曲轴支承摆架上方设有高速钻削电主轴单元,高速钻削电主轴单元固定在运动台上,可沿x和y方向进行平面运动,实现指定位置的自动去重;曲轴支承摆架上方设有粉末回收装置;气动定心单元、曲轴支承摆架、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驱动电机等均由协同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了三缸曲轴的不平衡测试与去重校正自动化,提高了平衡效率与平衡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动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三缸曲轴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于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曲轴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旋转性能对于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曲轴在旋转过程中的不平衡质量所引起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会造成发动机振动,这种振动使机器的零部件承受着附加的动载荷,会加速轴承、轴颈的磨损,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降低机器的精度,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为改善转子的旋转性能,通常会对转子添加或去除一定的质量以改变转子质量的分布,即对转子进行动平衡。
曲轴作为一种特殊的转子,相对于普通转子而言,没有任意位置的校正面,目前对于曲轴的平衡多采用以下方法,即先对曲轴进行惯性力测试,得到不平衡量大小和相位角之后通过人工钻孔去重的方式来对曲轴进行动平衡,这种方式往往需要多次测试与去重,平衡效率低下且平衡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车辆轻量化的趋势等因素需要,三缸曲轴在一些新的车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三缸曲轴本身两侧气缸数量不均等,在工作中相较于四缸、六缸发动机振动更大,故针对三缸曲轴需要有一款适用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三缸曲轴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提高曲轴动平衡的平衡效率与平衡精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三缸曲轴的高精度全自动平衡机,包括大理石工作台,大理石工作台包括大理石基台1与大理石固定台架15,大理石基台1上连接有曲轴支承摆架3,曲轴支承摆架3的一侧和气动定心单元2配合,曲轴支承摆架3另一侧和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4配合,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4和驱动电机5连接;
所述的曲轴支承摆架3上方设有高速钻削电主轴单元9,高速钻削电主轴单元9固定在y轴运动台16上,y轴运动台16设置在y轴导轨10内,y轴运动台16通过丝杠和y轴驱动电机12连接,y轴导轨10固定在x轴运动台11,x轴运动台11设置在x轴导轨7内,x轴导轨7固定在大理石固定台架15上,x轴运动台11通过丝杠和x轴驱动电机8连接;
所述的曲轴支承摆架3旁边设有粉末回收吸头13,粉末回收吸头13通过管路和粉末回收罐6连接;
所述的气动定心单元2、曲轴支承摆架3、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4、驱动电机5、x轴驱动电机8、高速钻削电主轴单元9、y轴驱动电机12、粉末回收吸头13和协同控制单元14连接,由协同控制单元14统一控制。
所述的气动定心单元2包括气缸21,气缸21固定在大理石基台1上,气缸21和连杆26一端螺纹连接,连杆26另一端与推动装置22通过圆销连接,推动装置22和导向块23配合实现导向块23随推动装置22的运动,导向块23外侧连接有顶尖24,推动装置22与导向块23连接在气动定心单元运动台25上。
所述的自动磁吸式柔性联轴单元4包括柔性联轴结,柔性联轴结由左法兰43、右法兰42以及左法兰43与右法兰42之间连接的高柔性钢绳组成,右法兰42外侧固定有自动磁吸模块41,当自动磁吸模块41通电后,产生磁力将待平衡三缸曲轴自动吸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