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氧化性超临界气体除氢激活P型氮化物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2878.0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耿莉;李安鸽;杨明超;刘江;刘成;刘卫华;郝跃;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33/10 | 分类号: | C30B33/10;C30B33/00;C30B29/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 临界 气体 激活 氮化物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性超临界气体除氢激活P型氮化物方法及其应用,对待处理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进行标准清洗;用氧化物刻蚀剂处理清洗后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将清洗后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放到支架上,一起放入反应釜中并注入氧化性气体;将反应釜升温至380~450℃,并保压处理使氧化性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持续冲入氧化性气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压力降至大气压后取出激活P型氮化物。本发明操作简便、无需高温、避免材料分解,制备出具有较高空穴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P型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氧化性超临界气体除氢激活P型氮化物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P型半导体材料的激活率,研究者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尝试,包括无H生长、受主-施主共掺等。镁(Mg)是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最优选的掺杂剂。常规热退火的典型退火温度在600~900℃范围内,常用氮气或氧气来激活Mg原子。但是,这种退火处理可能不会完全破坏Mg-H键并同时改善样品的质量结构。例如,Nakamura提出了在N2氛围保护下退火,成功打断了P型杂质与Mg的络合键,使Mg杂质的受主活性得到恢复,但得到的空穴浓度较低,主要是因为600℃以上的高温,容易在激活的同时形成氮空位等缺陷,使空穴浓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激活效果;Hwang和Yang提出了在O2环境中进行退火,在O2环境中,750℃退火样品的空穴浓度约为6×1017cm-3,但样品的结晶性质在退火的高温下降解。
现有的多循环快速热退火技术,在1300~1400℃左右的退火温度下进行多次退火,单次退火时间仅数秒,循环次数在10次以上,其空穴浓度提高了2倍左右。但是该方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温度高且效率低,多次的退火会造成材料表面造成损伤。
现有通过低能电子束辐照,打断了Mg-H键,使掺镁III族氮化物实现了明显的p型导电,显著降低了其电阻率,其空穴浓度在1016cm-3,但该方法激活率低,仅为0.1%,且具有高度局部性,激活深度浅,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氧化性超临界气体除氢激活P型氮化物方法及其应用,操作简便、无需高温、避免材料分解,制备出具有较高空穴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P型材料。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氧化性超临界气体除氢激活P型氮化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处理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进行标准清洗;
S2、用氧化物刻蚀剂处理步骤S1清洗后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
S3、将步骤S2清洗后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放到支架上,一起放入反应釜中并注入氧化性气体;
S4、将反应釜升温至380~450℃,并保压处理使氧化性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持续冲入氧化性气体;
S5、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将压力降至大气压后取出激活P型氮化物。
具体的,步骤S2中,将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放入氧化物刻蚀剂中超声处理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物刻蚀剂为盐酸、王水或氢氟酸。
具体的,步骤S3中,反应釜的初始压力为16~18MPa,氧化性气体不包含H。
具体的,步骤S4中,加热时间为1.5~2h,超临界状态的最大压力为29MPa,持续冲入氧化性气体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2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