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095.5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清;龚彦峰;廖少明;孙文昊;邓朝辉;薛光桥;门燕青;刘孟波;王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5/00;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恋;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管片组件,所述管片组件中的相邻两个管片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激励装置和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激励装置,用于产生激励荷载,所述激励荷载能够使得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一管片产生第一位移,并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处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能够使得所述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二管片产生第二位移;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管片基于所述激励荷载而产生的第一速度以及第二管片基于所述作用力而产生的第二速度;基于所述作用力、第一位移、第二位移、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盾构隧道建设中,现有技术已经能够对隧道管片在静力状态下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静力状态下的管片性能进行分析,如施工期的施工荷载及正常使用期的水土压力作用下的管片性能。
在对管片抗震性能的动力学分析方面,现有技术中的管片抗震设计方法和模型有地震系数法、福季耶娃法、快速通行地带(BART,Bay Area Rapid Transit District)法、反应位移法、相互作用法、节段长度试算法、质点弹簧模型等。但这些方法和模型都忽略了对相邻管片间接缝的动力学分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盾构隧道中相邻管片接缝的动力学参数的获取,进而实现了对动力学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至少包括管片组件,所述管片组件中的相邻两个管片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激励装置和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激励装置,用于产生激励荷载,所述激励荷载能够使得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一管片产生第一位移,并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处产生作用力,所述作用力能够使得所述相邻两个管片中的第二管片产生第二位移;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获得第一管片基于所述激励荷载而产生的第一速度以及第二管片基于所述作用力而产生的第二速度;基于所述作用力、第一位移、第二位移、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装置,用于依据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得到位移差;依据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得到速度差;
依据所述作用力、位移差和速度差,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激励荷载为第一激励荷载的情况下,所述激励荷载能够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的法向处产生法向作用力;所述第一激励荷载可使第一管片产生第一法向位移,所述法向作用力可使第二管片产生第二法向位移;
相应的,所述处理装置,用于依据第一法向位移和第二法向位移得到法向位移差;依据第一法向位移得到第一法向速度,依据第二法向位移得到第二法向速度;依据第一法向速度和第二法向速度得到法向速度差;
依据所述法向作用力、法向位移差和法向速度差,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法向上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激励荷载为第二激励荷载的情况下,所述激励荷载能够在相邻两个管片的连接接缝的切向处产生切向作用力;所述第二激励荷载可使第一管片产生第一切向位移,所述切向作用力可使第二管片产生第二切向位移;
相应的,所述处理装置,用于依据第一切向位移和第二切向位移得到切向位移差;依据第一切向位移得到第一切向速度,依据第二切向位移得到第二切向速度;依据第一切向速度和第二切向速度得到切向速度差;
依据所述切向作用力、切向位移差和切向速度差,得到在所述接缝处的切向上的刚度参数和阻尼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