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反射波斜率和重力异常数据联合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17501.6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张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反射 斜率 重力 异常 数据 联合 反演 方法 | ||
1.一种地震反射波斜率和重力异常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地震观测数据和重力异常观测数据集:
S1:从地震记录中获取炮检点位置,拾取反射波走时和走时斜率,组成地震观测数据集:其中,s和r分别代表炮点和检波点的横纵坐标位置;ps和pr分别代表炮点处和接收点处的走时斜率;tsr代表反射波走时;N为拾取的数据组数;
S2:从重力观测数据中经过预处理,获得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组成重力异常观测数据集:其中,Δg代表布格重力异常;Nm为实测的重力异常点数;
步骤二:给定初始模型:
S3:初始速度模型采用随深度线性递增的函数v=v0+q·z;其中,v0为地表速度;q为速度垂直梯度;z表示深度;
S4:初始密度模型采用零密度差模型,或其他信息获得的先验密度模型;
步骤三:设置模型节点间距Δd作为当前尺度,并设置当前尺度的最大迭代次数Num;
步骤四:利用当前模型计算地震、重力数据集:
S5:计算当前模型的理论地震数据集Os(mv),其中,mv为当前速度模型,Os(·)为地震正演算子;
S6:计算当前模型的理论重力数据集Og(mg),其中,mg为当前密度模型,Og(·)为重力正演算子;
步骤五:获得计算数据集与观测数据集残差:
S7:计算正演地震数据集和地震观测数据集残差Δds,公式如下
Δds=Os(mv)-ds
S8:计算正演重力数据集和重力观测数据集残差Δdg,公式如下
Δdg=Og(mg)-dg
步骤六:建立联合反演目标函数:
S9:计算地震敏感核J、重力敏感核F和结构相似度敏感核τ;
S10:其中,地震敏感核J通过射线理论计算得到;重力敏感核F由各节点对单位密度重力响应的叠加获得;
S11:结构相似度敏感核τ可以由交叉梯度或相加梯度公式获得;
S12:其中,交叉梯度表示为
其中表示空间梯度算子,mv为当前速度模型,mg为当前密度模型;
S13:相加梯度表示为
其中h为相加梯度的方向控制参数,ε为防止分母为零的极小值;
S14:建立每次迭代的联合反演目标函数:
其中,J表示地震敏感核,F表示重力敏感核,||·||为二范数运算,Δmv和Δmg分别为当前迭代需要求取的速度和密度更新量;Δds和Δdg分别为地震观测数据残差和重力观测数据残差;m0v和m0g分别为前一次迭代更新的速度和密度模型;Wds和Wdg分别为与地震和重力相关的数据权衡矩阵;λ1,λ2,λ3,λ4,λ5分别为各项的权重;
步骤七:最小化目标函数,采用阻尼最小二乘算法求解获得速度更新量Δmv、密度更新量Δmg;
步骤八:更新模型;更新后的速度模型为m0v+Δmv,更新后的密度模型为m0g+Δmg;
步骤九:判断当前尺度下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Num;若是,则执行步骤四进入下一次迭代;若否,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十:判断是否需要下一尺度反演;若是,则细化当前速度和密度模型并作为初始模型,然后执行步骤三;若否,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十一:输出最终反演的速度模型和密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75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太阳能与空气能一体的双能热泵机组
- 下一篇:一种稳定的混泥土浇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