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条件下的异构网络通信干扰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5106.4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17/345;H04W16/18;H04W16/2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件下 网络 通信 干扰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5G条件下的异构网络通信干扰模型建立方法,参考LTE以及5G方面现有的可靠性模型,进行类比学习,对于信道干扰模型需要的数学工具进行充分学习,建立物理层仿真模型,在传统通信系统条件下,建立模拟宏小区,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针对不同条件架设基站,加入5G条件和对应特性并建模,进行模拟仿真,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已建立的信道干扰模型进行仿真实现。本发明通过对现有信道干扰模型的研究,在现有信道干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5G网络内容,在5G超密集异构网络下,对其在5G情况下的干扰进行研究,最终对信道干扰模型进行规划和优化,达到为5G相关工程和工作作出依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基于5G条件下的异构网络通信干扰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融合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展,使得有关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成为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重大内容。在新的应用场景下,由于存在多径传播和时变性,作为传播媒介的无线信道,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下一代通信网络对信道容量、频谱效率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大的频谱带宽支持,而相比于第四代通信系统,在多网络环境下,5G系统会出现不同的干扰。为了满足数据流量井喷式增长以及用户体验速率提高10-100倍的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5G异构网络部署将使用超密集网络,超密集网络的部署是通过在原有的异构网络里增加大量的低功率基站节点,包括微蜂窝基站、微微蜂窝基站、毫微微蜂窝基站(又称家庭基站)、端到端节点(D2D)等。5G系统中节点的部署密度将超过现在的10倍以上。虽然超密集网络缩小了终端用户与节点基站之间的距离,使得网络频谱效率大幅度提升,系统容量得到扩展,但是低功率节点数目的剧增,节点间距离的缩小,越来越密集的网络节点部署使得网络拓扑结构更加密集化、异构化和复杂化,这样就导致干扰环境更加复杂化。因此,研究5G异构网络干扰的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5G条件下的异构网络通信干扰模型建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5G条件下的异构网络通信干扰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考LTE以及5G方面现有的可靠性模型,进行类比学习;
S2:对于信道干扰模型需要的数学工具进行充分学习,建立物理层仿真模型;
在传统通信系统条件下,建立模拟宏小区,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针对不同条件架设基站,加入5G条件和对应特性并建模,进行模拟仿真;
S3:通过考虑5G条件下的各种并行信道干扰问题,优化信道干扰模型,达到做出为后续各项5G工程做出依托的优良模型;
S4:对于现有LTE系统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其次利用随机过程等数学工具对加入5G传输特性后的宏蜂窝小区进行模型建立,然后分析5G环境下的各种干扰方式和干扰可能性,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已建立的信道干扰模型进行仿真实现。
优选的,对传统LTE通信系统的信道干扰模型进行研究,了解传统正六边形网络模型等传统模型对于接入点选择机制的相关内容,随后对新型5G异构微蜂窝场景随机几何干扰模型进行研究。
优选的,对于异构网络进行探究,包括其产生的干扰方式。
优选的,5G超密集网络在原有异构网络中加入的异构网络里增加大量的低功率基站节点,从而达到扩展传统通信模型,建立5G条件下的信道干扰模型并对其做出仿真,并对其进行优化完成建模。
优选的,研究学习现有LTE系统下的信道干扰模型,为后续建模做准备,挖掘LTE环境下的传输特性,干扰方式。
优选的,学习5G方向对于信道干扰模型的相关文献,深入学习5G相关传输特性以及新兴技术,对于5G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干扰方式和可能性进行文献调查,让建模方面更加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5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