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转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0167.1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转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芯片转移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驱动装置、摆臂,基座上设有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第一驱动装置与基座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摆臂,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摆臂在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之间转动,摆臂上设有工作件,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摆臂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移动,上料装置能够对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二料盘进行更换。由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共同作用,摆臂可以带动工作件相对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移动和转动,使得位于第一料盘上的芯片能够被高效的转移至第二料盘上,并且通过上料装置对第二料盘进行更换,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高效的完成芯片转移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芯片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芯片封装技术的发展,微小型芯片的转移成为了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由于微小型芯片的过程难以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所以如何通过机械高效的完成微小型芯片的转移,成为了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
提供了一种芯片转移装置,包括:
第一基座;
摆臂结构、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摆臂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摆臂,摆臂上设有工作件,第一料盘与第一基座相连接,第二料盘能够相对第一基座进行移动,摆臂能够相对第一基座转动,用以从第一料盘向第二料盘传递物料;
第一视觉识别装置和第二视觉识别装置,第一视觉识别装置位于第二料盘的上方,且第一视觉识别装置的工作窗口朝向第二料盘,第二视觉识别装置位于工作件从第一料盘向第二料盘转动的轨迹上,用以采集工作件上的物料的位置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三视觉识别装置,第二视觉识别装置位于第一料盘的上方,第三视觉识别装置的工作窗口朝向第一料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基座,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基座,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圆周阵列了四个摆臂,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摆臂在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间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基座和下压装置,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设有数条第一滑轨,摆臂能够沿着第一滑轨移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摆臂在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间转动,第一料盘和第二料盘的上方均设有下压装置,下压装置能够穿过第二基座,驱动摆臂沿着第一滑轨移动,用于拾取或放置物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壳体与第二基座相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能够穿过第二基座,驱动摆臂在第一滑轨上滑动;
或者,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并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而进行转动,转动件上设有触发端,至少部分触发端能够穿过第二基座与摆臂接触,以推动摆臂相对第二基座移动;
或者,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转动件和第一连接件,第二基座上设有第二滑轨,转动件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接,并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而进行转动,转动件上设有触发端,被触发端触发的第一连接件能够沿着第二滑轨移动,推动摆臂沿第二基座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气滑环,所有摆臂均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气滑环上包含有通道,通道的一端开口通过管路与工作件相连接,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气滑环套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料装置和吸附装置,导料装置用于向吸附装置导入第二料盘,吸附装置用于吸附第二料盘,吸附装置可移动的与第一基座相连接,导料装置被设置为当吸附装置吸附第二料盘时与第二料盘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0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