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7922.0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李建林;徐波;肖罗喜;周滨;樊凯;刘广华;周海湘;张元;蔡明;王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徐好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包括刚性支座以及设于刚性支座上的弹性承载块,所述刚性支座设于所述复合材料板簧中部,空车时所述弹性承载块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且随着车架上载荷的增加弹性承载块可与车架抵接;或所述刚性支座设于车架上,空车时所述弹性承载块与复合材料板簧之间具有间隙、且随着车架上载荷的增加弹性承载块可与复合材料板簧中部抵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能兼顾空车时的舒适性和重车时的承载能力,车辆超重时可为复合材料板簧提供防护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板簧是挂车、半挂车、客车等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车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挂车、半挂车等的悬挂装置主要采用4片变截面少片钢板弹簧或7~14片等截面钢板弹簧,钢板弹簧重量重,不利于实现挂车的轻量化,同时钢板弹簧各片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且随着振动速度增加而变大,会产生难以接受的噪声。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疲劳极限高、防腐蚀及减振降噪的优点,在汽车轻量化制造中应运而生,将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在汽车板簧中,能够显著降低重量,实现减重降耗的目标。对于挂车、半挂车而言,空车和重车载荷差别明显,若将复合材料板簧刚度设置的较低,虽然空车时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但是重车时承载能力欠缺;若将复合材料板簧刚度设置的较高,虽然重车时承载能力较强,但是空车时的舒适性较差,难以做到兼顾。此外,车辆超重时没有对应的保护装置,容易导致复合材料板簧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兼顾空车时的舒适性和重车时的承载能力,车辆超重时可提供防护的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包括刚性支座以及设于刚性支座上的弹性承载块,所述刚性支座设于所述复合材料板簧中部,空车时所述弹性承载块与车架之间具有间隙、且随着车架上载荷的增加弹性承载块可与车架抵接;或所述刚性支座设于车架上,空车时所述弹性承载块与复合材料板簧之间具有间隙、且随着车架上载荷的增加弹性承载块可与复合材料板簧中部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刚性支座上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弹性承载块外周,所述弹性承载块与所述限位套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刚性支座包括支座主体、支撑板及安装套,所述支座主体与所述支撑板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限位套和安装套分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支座主体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承载块为中空结构、且中空处与所述紧固组件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的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可与复合材料板簧形成二级刚度,在空车时具有较小的刚度,弹性承载块未与车架或复合材料板簧接触,车架上的载荷全部由复合材料板簧承担;随着载荷增加,弹性承载块与车架接触,载荷由复合材料板簧和弹性承载块共同承担;在重车时,复合材料板簧和弹性承载块共同提供较大的刚度,能够保证悬挂系统满足车辆运行要求;进一步地,通过降低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提高弹性承载块的刚度,能在保证重车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整车的空车舒适性;通过调整弹性承载块与车架或复合材料板簧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整车性能需要调节二级刚度的拐点位移;当弹性承载块压缩程度过大时,刚性支座可起到硬止挡的作用,防止车架与复合材料钢板弹簧接触,有效保护复合材料板簧不承受过大载荷或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材料板簧保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刚性支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复合材料板簧中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7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