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4657.0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君;张冬青;张荔;李霞;郭华芳;刘敏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蚯蚓 生态 处理 畜禽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粪污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箱体、分量转盘、出粪盘、粪污处理扣接盘、控制元件、送料元件、加湿元件、电源;通过分量转盘的设置,使粪污进行分批少量多次添加,避免粪污一次性添加过多,造成空气流通性差,箱体内氧气含量过低,使蚯蚓无法存活,从而影响畜禽粪污处理效果;通过在粪污处理扣接盘侧壁设置多个收集口有助于工作人员对蚯蚓的快速收集;通过吸水棉层对粪污中渗出的多余水分进行吸附,当需要更换时,可打开可拆卸扣板,将吸水棉层取出进行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粪污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禽畜养殖业由以往的一家一户分散饲养到现在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基地,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由以往土地的自我消纳到现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禽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臭气和过肥的负面作用,臭气是因为禽畜粪和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和尿素,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气、硫化物及其衍生物等臭味物质进入空气而使空气质量降低,禽畜粪便过量施到农田不能被农作物利用,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并渗透进入地下水,还有饲料中添加的铜锌本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饲料中有添加,禽畜排泄的粪便在局部积累时,就呈现出添加剂型重金属污染国,因此,大规模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对所在地的空气、饮用水等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现在年出栏5.6亿头猪,以1头猪每年约生产700kg鲜粪尿计,可产生鲜粪尿为3.9~4.0亿吨,猪粪污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长江入海口造成杭州湾水体污染,以有机氮为例,化肥污染占40%,而禽畜粪污污染占35%,禽畜粪污成为环境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利用好,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对动物性粪便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和营养素的蚯蚓粪是一种高品质的功能肥料,蚯蚓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和中药材,极具开发潜力,市场需求量极大,因此,利用蚯蚓对畜禽粪污进行生态化处理的方法是大势所趋。
现有的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将粪污添加至处理装置时,会一次性放入大量的粪污,不能分批少量的添加,容易造成装置内空气流通差从而导致缺氧,使蚯蚓存活率低,最终降低畜禽粪污处理效率;2)利用蚯蚓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时,不能实时监测装置内部湿度,造成湿度过低降低蚯蚓存活率,或者湿度较大,不能及时吸收,造成装置内部环境污染;3)利用蚯蚓对粪污处理完毕后,不能快速及时的对蚯蚓进行收集,造成蚯蚓死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蚯蚓生态化处理畜禽粪污的装置,主要包括上端设有入料口且内部上端设有与所述入料口贯通的球形腔以及内部下端设有粪污处理腔的箱体、竖直设于所述球形腔内且位于入料口正下端以及沿中心周向设有多个弧形分量槽的分量转盘、通过连接管与球形腔下端贯通连接且底端均匀设有多个出粪口的出粪盘、两两一对水平设于所述粪污处理腔内且由上至下均匀分布以及一端与粪污处理腔内壁铰接的多个粪污处理扣接盘、控制元件、电源;
所述箱体底端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门,箱体侧壁铰接有箱门,球形腔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分量转盘中心处通过转动轴连接有转动电机,弧形分量槽开口处设有可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的密封条;
每个所述粪污处理扣接盘底端均设有与粪污处理腔内壁连接的液压杆,且两两一对的粪污处理扣接盘的相对侧通过缺口扣接,粪污处理扣接盘侧壁设有多个用于收集蚯蚓的收集口,且粪污处理扣接盘下端设有与多个所述收集口相通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为可拆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