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装配式隧道轨道及其变形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4560.X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山;张光明;李莹;钟泽方;姚力;庞玲;江万红;苏乾坤;梁爽;魏春城;黄永辉;邱涛;马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19/00;E01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隧道 轨道 单元 及其 变形 维修 方法 | ||
一种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装配式隧道轨道及其变形维修方法,涉及铁路轨道领域。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挡台、预制长枕、预制轨道板、设置于预制轨道板与隧道的仰拱之间的现浇层及弹性减振层。至少两个挡台间隔设置并形成用于限定预制轨道板的限位空间。预制长枕的上表面设有承轨台,承轨台的表面设有扣件。预制轨道板包括两个轨道板单元和连接件,两个轨道板单元间隙布置并形成容纳预制长枕的安装槽,连接件设置于两个轨道板单元的间隙处并连接两个轨道板单元,每个轨道板单元设有与挡台配合的第一缺口,弹性减振层填充于预制长枕与安装槽的缝隙中,其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功能、变形调整能力,能够降低施工难度且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轨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装配式隧道轨道及其变形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隧道轨道主要包括板式无砟轨道和预制长枕无砟轨道。其中,板式无砟轨道是一种适用于列车高速运行的无砟轨道,施工进度较快,但其整体刚度相对较大,易产生较大噪音;预制长枕无砟轨道相较于板式无砟轨道,虽然能有效减振降噪,但施工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振降噪与施工效率兼顾的轨道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装配式隧道轨道及其变形维修方法,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其包括至少两个挡台、预制长枕、预制轨道板、现浇层以及弹性减振层。
其中,至少两个挡台间隔设置于隧道的仰拱两侧以形成限位空间。
预制长枕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承轨台,每个承轨台的表面设有扣件。
至少部分预制轨道板位于限位空间内,预制轨道板包括:两个轨道板单元和连接件,每个轨道板单元的内侧设有台阶槽,两个轨道板单元间隙布置,以使两个台阶槽相对且共同限定用于容纳预制长枕的安装槽,两个轨道板单元的间隙处设置连接件且连接件连接两个轨道板单元,每个轨道板单元的外侧设有与挡台配合且一一对应的第一缺口。
现浇层用于设置在预制轨道板与隧道的仰拱之间。
弹性减振层填充于预制长枕与安装槽的缝隙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采用预制长枕、预制轨道板的设置,有效保证构件质量,不仅有效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还便于更换,便于后续进行维修。轨道板单元和连接件的具体设置方式,可降低预制轨道板的自重,以提高铺设效率。采用填充于预制长枕与安装槽的缝隙中的弹性减振层,使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调整能力。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现浇层的外侧具有与挡台配合且一一对应的第二缺口,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还包括缓冲层,缓冲层填充于挡台与现浇层的缝隙中,和/或,缓冲层填充于挡台与预制轨道板的缝隙中。
通过上述缓冲层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挡台嵌设于预制轨道板的第一缺口以及现浇层的第二缺口内,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防止预制轨道板和挡台刚性接触,以及防止现浇层和挡台刚性接触,有效减振的同时提高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山区铁路线路大多穿越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其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围岩级别频繁变化,并存在较多软弱破碎围岩地带,特别在活动断裂地带,轨道下部基础变形不易控制。当扣件无法调整时,现有的常规做法是道床调整和隧道仰拱调整(换拱),其整治难度极大,投入费用高,并严重影响开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对运营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也急需进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4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动轮椅
- 下一篇:一种车载顶棚式电动帐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