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00734.5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训;王倩;董学;赵文卿;李忠孝;陈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G02F1/1343;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潘平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位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透明的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对向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反射层;其中,
所述介质层,包括:多个贯穿所述介质层厚度的取光口;所述取光口中填充有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
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取光口一一对应的反射元件;
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折射率,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折射率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异小于设定阈值,以使设定角度入射的光线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电极层内全反射传播;
所述反射元件,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取光口取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当所述液晶层的等效折射率为最小值时,光线仍然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内全反射传输,所述显示面板为暗态;
当所述液晶层的等效折射率为最大值时,光线可以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液晶层的界面处出射,经所述反射元件反射后,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出射,所述显示面板为亮态;
当所述液晶层的等效折射率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时,部分光线能够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液晶层的界面处出射,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暗态与亮态之间,从而实现不同灰阶显示;
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
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的遮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光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上,各所述取光口的宽度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光口在远离所述光源方向上的宽度随着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光耦合元件;
所述光耦合元件,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出射光以满足所述导光板的全反射条件的入射角度准直耦合入射到所述导光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光源;
反射元件的反射面与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在30°~37°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元件,包括:支撑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主体背离所述对向基板一侧的反射层;
所述支撑主体在背离所述对向基板的一侧具有斜面,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所述斜面上。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分别与各所述取光口一一对应的遮光单元;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透明区域和像素区域;
所述像素区域,包括:一个所述取光口,与该取光口对应的反射元件和遮光单元。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向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施加电信号,以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改变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以控制光线无法从取光口处出射,实现显示面板的暗态显示;
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施加电信号,以驱动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以改变所述液晶层的折射率,以控制光线能够从所述取光口处出射,实现显示面板的亮态显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7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