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0232.2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邢耀宏;田丛;全鸣玉;马纯强;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帽式抗 高温 燃烧 喷嘴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包括:第一壳体;多个导流板,其沿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表面均布设置;第一通道,其同轴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半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结构;第二壳体,其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第二通道,其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进水机构,其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外部;出水机构,其开设在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进水机构相连通;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配合,使进入燃料进行预混,并通过进水机构对喷嘴进行降温,防止喷嘴变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锅炉燃烧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锅炉炉膛中,由于燃烧劣质煤或锅炉运行异常而出现的炉膛负荷突然升高时,会使燃烧器喷嘴表壳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影响喷嘴的使用寿命且不利于炉膛的稳定燃烧,长期下去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煤粉与空气的预混方式也同样影响炉内燃烧稳定性与均匀性,将煤粉与空气进行预混燃烧是常用的锅炉机组燃烧方式。对于入炉煤粉气体,温度过低会延迟火焰。试验研究发现,提高一次风气流的温度对煤粉着火十分有利,因此提高热风温度是提高煤粉着火速度和着火稳定性的必要措施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配合,使进入燃料进行预混,并通过进水机构对喷嘴进行降温,防止喷嘴变形,通过出水机构对第二通道内的燃料风进行加热,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冷却水与喷嘴外壳温差控制喷嘴壳体外表面的最终热量,进而控制喷嘴壳体外表面的温度,保证对喷嘴的降温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包括:
第一壳体;
多个导流板,其沿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表面均布设置;
第一通道,其同轴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半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结构;
第二壳体,其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第二通道,其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进水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外部;
出水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进水机构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的结构均为一端为圆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进水机构包括:
进水通道,其开设在所述进水机构的一端;
第一盘旋水道,其沿所述进水机构的另一端盘旋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盘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出水机构包括:
出水通道,其开设在进水机构的一端;
第二盘旋水道,其沿所述出水机构的另一端盘旋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盘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盘旋水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盘旋水道与所述第二盘旋水道结构相同,并包括至少四段盘旋通道。
优选的是,每段盘旋通道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