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000232.2 | 申请日: | 2020-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邢耀宏;田丛;全鸣玉;马纯强;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帽式抗 高温 燃烧 喷嘴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多个导流板,其沿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表面均布设置;
第一通道,其同轴开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半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结构;
第二壳体,其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第二通道,其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进水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外部;
出水机构,其设置在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进水机构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进水机构和所述出水机构的结构均为一端为圆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
进水通道,其开设在所述进水机构的一端;
第一盘旋水道,其沿所述进水机构的另一端盘旋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盘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出水机构包括:
出水通道,其开设在进水机构的一端;
第二盘旋水道,其沿所述出水机构的另一端盘旋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盘旋水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盘旋水道的另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旋水道与所述第二盘旋水道结构相同,并包括至少四段盘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每段盘旋通道还包括:
相互连通的第一层水道、第二层水道和第三层水道,所述第一层水道、所述第二层水道以及所述第三层水道的截面均为方形结构,并且等间距排布,所述第一层水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层水道和所述第三层水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盘旋水道一端通过联通水道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圆台形结的一端半径为50mm,另一端半径为20mm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八个,并且所述导流板的圆心角为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之间沿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表面等间距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嘴壳体,其包括圆柱形结构和半球形结构,所述半球形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端面开口。
10.一种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的控制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耳帽式抗高温预混燃烧喷嘴,通过控制冷却水与喷嘴外壳温差控制喷嘴壳体外表面的最终热量,进而控制喷嘴壳体外表面的温度;
所述喷嘴壳体外表面的最终热量的经验公式为:
Φl=Φk-∑Φdi;
式中,Φk为喷嘴壳体吸收热量,单位为W,Φdi为第i次对流换热的换热量,单位为W;
喷嘴壳体有效吸收热量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αk为壳体辐射吸收率,ε0为炉膛火焰黑度,σ0为黑体辐射常数,T0为火焰平均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εk为壳体黑度,Tk是壳体平均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R为半球形结构的半径,单位为m,H为伸出圆柱段长度,单位为m,h为球冠的高度,单位为m,r1为球冠的底半径,单位为m,r2为端面开口的半径,单位为m,ψ为热有效系数;
对流换热的换热量经验计算公式为:
式中,Ck为修正系数,ηf分别为流体平均温度时流体的动力粘度,单位为Pa·s,ηw为流体壁面温度时流体的动力粘度,单位为Pa·s,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Ac为管槽截面积,单位为m2,Δtk为冷却水与喷嘴外壳温差,单位为℃,Ad为对流换热面积,单位为m2,λ为流体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k),p为湿周,单位为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2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