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溢料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00070.2 | 申请日: | 202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明;王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真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23/20;C08K7/14;C08K5/523;C08K3/38;C08K3/34;C08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溢料 快速 结晶 性聚苯硫醚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溢料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聚苯硫醚、玻璃纤维、成核剂、脱模剂、加工助剂组成,其组分及其含量分别为(重量百分比):聚苯硫醚50~80%,玻璃纤维10~40%,成核剂0.2~5%,脱模剂0.1~2%、加工助剂0.3~5%,该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具有快速结晶性,低溢料,成型周期短,较高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适于制造电子电器产品、机械产品、汽车零部件及其它耐热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溢料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PS)又称聚苯撑硫、聚次苯基硫醚,1968年由美国Phillips PetroleumCo.首创并投产的一种新型特种工程塑料。由于PPS主链上大量的苯环的存在,增加了材料的刚性,使得未改性的聚苯硫醚材料脆性比较大,机械性能比较差,而且耐热温度相对比较低,因而材料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采用玻璃纤维或无机矿物填充料来改性聚苯硫醚可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热变形温度可以达到260℃。
由于其分子结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主要表现在: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电性能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粘接性能、优良的阻燃性、良好的电性能、可共混改性。目前在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化工、仪器仪表和航天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聚苯硫醚材料本身特性决定了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要求模具温度要大于130℃,注塑的时间足够长,才能够保证材料的性能,否则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均受到影响。然而目前受成型设备所限,很多企业很难保证模具的温度达到130℃。正是由于聚苯硫醚材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存在结晶速率慢,模具温度高,成型周期长等缺点,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聚苯硫醚材料的应用。
注塑过程中的容易形成溢料是聚苯硫醚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的流动性好,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的聚苯硫醚聚合物流入模具中或模具各部分之间的细微间隙或缝隙时发生的情况。当模制零件从模具中取出后,必须对该零件进行修整或以其他方式清理,以除去制件的溢料。这一过程耗时费力,因此对成型过程的产生不利影响,通常零件的外观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降低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在注塑过程中的溢料倾向。
中国专利CN107189438A公开了一种抗菌型低翘曲低飞边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无定形树脂聚苯醚材料,降低材料的流动性,从而降低飞边产生的可能性。该方法存在材料相容性,加工困难等缺点。
中国专利102481714A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对聚苯硫醚树脂组合物的注塑成型中,使用有聚酰亚胺树脂的隔热层的模具,在100℃以下的模具温度下进行注塑成型。可以抑制成型品制作时的飞边的产生量并得到高结晶度的成型品。该发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聚苯硫醚材料的用途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电子电器、机械零部件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企业要求改善聚苯硫醚的加工性能,而目前聚苯硫醚材料的性能满足不了要求的,因此要求开发出结晶速率快,成型模具温度要求低,不容易出现溢料现象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缺点,对聚苯硫醚材料进行玻纤增强改性,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快速结晶性和低溢料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低溢料快速结晶性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的原料制成:
聚苯硫醚50~80%,
玻璃纤维10~40%,
成核剂0.2~5%,
脱模剂0.1~2%,
加工助剂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真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真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00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