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碳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4291.6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雅人;秋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1D9/46 | 分类号: | C21D9/46;C22C38/00;C22C38/18;C22C38/5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楠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碳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软质并且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高碳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高碳钢板含有C:0.65质量%以上且1.60质量%以下,屈服应力为400MPa以下,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指数Δr为‑0.05以上且0.05以下,并且rmax与rmin的彼此差值为0.1以下。其中,Δr=(r0-2r45+r90)/2,rmax及rmin分别为r0、r45、及r90中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适宜作为深冲成形(也可以称为深拉深成形)的原材料使用的高碳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作为深冲成形品的原材料使用的高碳钢板,(i)由于想要减小深冲成形时的成形载荷,因此要求为软质。进而,高碳钢板(ii)由于优选能够按照深冲成形品中的纵壁部的高度在该成形品的周向上尽可能均匀并且没有不均的方式制造该成形品,因此一般要求兰克福特值(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小。于是,迄今为止,例如研究了专利文献1~4那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深冲加工品中的纵壁部的高度不均的碳钢板。该碳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15~2.0%、Si:0.40%以下、Mn:0.5%以下、P:0.03%以下、S:0.03%以下、Cr:2.0%以下,剩余部分由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此外,该碳钢板按照碳化物球状化率为90%以上、并且平均碳化物粒径为0.4μm以上的方式在铁素体中分散有碳化物。该碳钢板的各向异性Δr为-1.0~1.0。
专利文献2的技术提供一种成形为汽车部件等的高碳钢板、特别是圆筒状部件的成形后及热处理后的尺寸精度良好的高碳钢板。该高碳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25~0.60%、Mn:0.20~1.50%、Cr:0.60%以下,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Ti:0.0l0~0.060%、B:0.0003~0.0050%。此外,该高碳钢板通过在(222)面与(200)面的X射线积分强度比与高碳钢板的C量的关系中满足(222)/(200)<5.5-5×C(%),从而成形品、淬火后的圆度良好。
专利文献3的技术提供一种也能够适合于在成形加工中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并且实施淬火回火等热处理的部件的面内各向异性小的高碳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高碳钢板具有C:0.2%~1.5%、Si:0.10%~0.35%、Mn:0.1%~0.9%、P:0.03%以下、S:0.035%以下、Cu:0.03%以下、Ni:0.025%以下、Cr:0.3%以下的成分体系。此外,该高碳钢板中碳化物平均粒径低于0.5μm。该高碳钢板的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指数Δr超过-0.15且低于0.15。
专利文献4的技术提供了下述那样的高碳冷轧钢带及其制造方法。使用具有C:0.25~0.75%、sol.Al:0.01~0.10%、N:0.0020~0.0100%、满足2≤(sol.Al/N)≤20的钢组成的钢材。将该钢材在卷取温度550~680℃下进行热轧,酸洗后,以压下率20~80%进行冷轧,接着进行650℃~Ac1的范围的温度下的箱内退火及调质轧制。所得到的高碳冷轧钢带的钢中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满足球状化率≥90%。而且,高碳冷轧钢带在钢带的织构中(222)面与(200)面的X射线积分强度比与高碳钢板的C量的关系满足(222)/(200)≥6-8.0×C(%)。该高碳钢带中平均r值≥0.80,面内各向异性指数Δr±0.020以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8-141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097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089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32817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4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