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评估电子设备的声学特性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0695.8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庞立昀;丰斯·阿德里安森;罗曼·施利珀;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评估 电子设备 声学 特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估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声管确定第一参数的值,该第一参数的值指示参考终端的声阻抗。该方法还包括:使用上述声管确定第二参数的值,该第二参数的值指示当被电子设备闭塞时参考终端的声阻抗。然后,该方法包括:基于上述第一参数的值和上述第二参数的值计算第三参数的值,该第三参数的值指示电子设备的声阻抗。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耳机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ANR/ANC耳机的配置和质量控制领域。在本技术领域中,本发明提出了用于评估ANR/ANC耳机的方法。例如,可以确定ANR/ANC耳机的质量。本发明还提出了包括用于评估和配置ANR/ANC耳机的声阻抗管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经常在城市和公共环境中佩戴耳机,在这些环境中,高水平噪声困扰着用户。因此,优选声学封闭式耳机以尽可能地衰减外界噪声,并且由于声学封闭式耳机的信噪比更好而实现良好的音频再现质量。封闭式耳机,特别是密封耳道的“耳内”(入耳式)和“耳甲内”(耳塞)耳机,很可能会增加从耳道内部到外部的声阻抗。随着声阻抗的增加,耳道内低频的声压级也会增加。在自生的声音(例如,说话、摩擦、以及嗡嗡声噪声)的情况下,感知的声音听起来被不自然地放大,并且降低了听和/或说时的舒适性。这种效应通常描述为闭塞效应(occlusion effect)。图12通过比较耳道内测量的两个声压级谱示出了这种效应。虚线曲线1202示出了未闭塞的开放的耳朵的声压。实线曲线1201示出了同一对象佩戴罩耳式(包耳式)耳机时耳道内的声压级。从图12可以看出声压级在60赫兹(Hz)到400赫兹的频率范围内有所增加。
通常,为了抵消闭塞效应,可以使用两种常见的方法。抵消闭塞效应的一种传统方法是使用小导管,小导管将耳道内部连接到用户的环境(即,被动解决方案)。另一种传统方法是使用耳机,在耳杯(ear cup)的内部和外部具有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以及电子电路,以主动抵消增加的声压级。这种方法称为主动消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ANC)或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reduction,ANR)。
通常,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ANR/ANC算法:
a)前馈主动噪声消除(在该方法中,参考麦克风在耳杯外):麦克风在人听到之前捕获噪声,然后,ANC处理噪声并在将得到的信号发送到耳机扬声器之前产生抗噪声(anti-noise)。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作用的频率范围较窄。
b)反馈主动噪声消除(在该方法中,参考麦克风在耳杯内):麦克风置于耳杯内和扬声器的前面,因此该麦克风以与听者相同的方式捕获得到的信号。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处理频率较高的声音。
c)混合主动噪声消除(在该方法中,一对参考麦克风分别位于耳杯内和耳杯外):这是一种混合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即,通过在耳杯内外放置一对麦克风,将前馈ANC和反馈ANC结合起来。
提出了许多关于ANC/ANR耳机滤波器的配置和减小闭塞效应的解决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费时,并且很难在耳道内精确重定位麦克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和缺点,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传统设备和方法。因此,尤其旨在提供用于改进电子设备的评估(例如,配置、校准等)的系统和方法。上述方法和系统将适用于ANR/ANC耳机的配置(用于反馈ANR/ANC或混合ANR/ANC系统)。此外,与传统方法(在测量期间,在需要说话的测试人员的耳道中使用微型麦克风)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不限于测试者的激励带宽(excitation bandwidth)。此外,测量结果将是可重复的(例如,高度可重复的)。此外,ANR/ANC系统的配置过程将更快,并且关于闭塞减少的得到的精确度的质量将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一步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0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