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脱羧制备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0862.0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7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N·比特纳;J·兰甘克;N·迈内;J·海吉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7/50 | 分类号: | C07C37/50;C07C39/04;C08G6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华;李唐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制备 羟基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特定的羧酸化合物或所述羧酸化合物的盐脱羧来制备特定的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涉及制备碳酸二芳基酯、双酚或聚碳酸酯的方法,涉及碳酸二芳基酯或双酚、聚碳酸酯,以及涉及调节聚合物中C14与C12的同位素比率的方法。在此,在脱羧期间使用特定的溶剂。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特定的羧酸化合物或所述羧酸化合物的盐脱羧来制备特定的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涉及制备碳酸二芳基酯、双酚或聚碳酸酯的方法,涉及碳酸二芳基酯或双酚、聚碳酸酯,以及涉及调节聚合物中C14与C12的同位素比率的方法。
在芳环上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酚是各种单体的起始化合物,因此也是由它们产生的聚合物的起始化合物。由可持续原料制备这种酚是一项重大挑战。糖的直接发酵,例如记载在WO 2014/076113 A1中,提供了制备生物基酚的一种可能性。然而,苯酚对那里描述的微生物而言是有毒的,并且从水性发酵液中将苯酚分离出来也是复杂的。羟基苯甲酸,例如4-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和3-羟基苯甲酸同样可以由糖发酵制备。由于它们对所用微生物而言通常毒性较小,因此与苯酚相比通常可以实现更高的产率。羟基苯甲酸可以结晶并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也已经描述了随后的4-羟基苯甲酸脱羧为苯酚。JP 2016-23136 A描述了在作为溶剂的水中使用多相催化剂的反应。在A.S. Lisitsyn / AppliedCatalysis A: General 332; 2007 (166-170)中描述了使用铜催化剂在二苯基醚中的脱羧。L. J. Gooßen等人在ChemCatChem 2010,2,430-442中描述了在作为溶剂的NMP中借助于银或铜催化剂的脱羧。在Dalton Transactions (24),4683-4688; 2009中也描述了在甲苯中的脱羧。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酚,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方法中必须首先除去溶剂。然而,溶剂残留物经常残留在酚中,这使得将所述酚进一步制备例如单体如碳酸二芳基酯或双酚变得困难或影响这些方法的产率。
同样,在使用均相催化剂用于使羟基苯甲酸脱羧时,也应确保催化剂可以与酚分离,并且也尽可能循环使用催化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借助于式(II)的羧酸化合物或所述式(II)的羧酸化合物的相应盐的脱羧来制备特定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改进了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纯度提供式(I)的羟基化合物的方法。由此应使所获得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特别适合用作用于其他化学化合物的反应物。特别地,式(I)的羟基化合物应通过一种其中产物的后处理尽可能不复杂并因此优选成本有利和环境友好的方法来提供。这里期望使用多相催化剂,因为由此已经使催化剂与式(I)的羟基化合物的分离变得简单一些。
通过本发明实现了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所有。令人惊讶地已发现,式(II)的羧酸化合物或所述式(II)的羧酸化合物的相应盐的脱羧可以使用多相催化剂在作为溶剂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中有效地进行。优选地,所需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的产率甚至高于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条件下的产率。在脱羧反应期间使用至少一种式(I)的羟基化合物作为溶剂特别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获得的反应混合物可以直接用作进一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而无需在分离催化剂后进行复杂的后处理。这一方面是因为该反应几乎完全进行。另一方面,并非必需分离溶剂。该方法可以特别优选地设计为使得所使用的溶剂相应于所需的要制备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由此,在完全脱羧并分离催化剂后,得到几乎纯的式(I)的羟基化合物。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式(I)的羟基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n是1或2,和
m是0、1、2或3,
所述方法使用至少一种多相催化剂通过式(II)的羧酸化合物或所述式(II)的羧酸化合物的相应盐的脱羧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未经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0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