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功能、视觉和/或触觉效果的单层吹塑制品以及制造此类制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7386.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妮可·阿什莉·里佐;约瑟夫·克雷格·莱斯特;菲利普·安德鲁·萨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1/14 | 分类号: | B29B11/14;B29B11/08;B29C49/00;B29C49/22;B29C49/24;B29L31/00;B29C4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视觉 触觉 效果 单层 制品 以及 制造 方法 | ||
吹塑制品具有结合到壁中的预先确定的特征部,该预先确定的特征部由制品的壁的厚度的变化提供,该厚度的变化对应于蚀刻到形成制品的预成型件中的预先确定的图案。另外,还公开了用于制造吹塑制品的蚀刻的预成型件以及用于制造此类预成型件和制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塑制品、用于吹塑制品的预成型件、以及用于制备此类制品和预成型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吹塑制品在各种行业包括消费品和食品行业中很受欢迎。例如,用于液体产品的容器诸如瓶通常经由吹塑制成。在吹塑工艺期间,预成型件一般在高压下用空气或另一种气体在模具中膨胀以形成所得制品。对于某些制品,使用拉伸吹塑,其中预成型件在膨胀成最终制品之前在模具中时被软化和/或拉伸。
尽管已发现吹塑是一种用于制造制品诸如容器等的高效且有效的工艺,但该工艺的要求可使得难以提供具有某种美学、功能和/或触觉品质或特性的制品。例如,可能期望提供具有纹理化外表面、纹理化外表面和平滑外表面(例如,以确保标签可容易地施加到其上)的外观、以及/或者当观察外表面时可见的不同颜色、标记、装饰和/或文字的制品。然而,由于预成型件的形成方法、用于吹塑工艺的模具的高成本和将预成型件吹塑成最终制品所需的加工要求,吹塑工艺常常限制制品外表面的外观的可用选择。
因此,期望在吹塑制品上提供改善的美学特征部、功能特征部和/或触觉特征部。提供用于制造吹塑制品的改进方法也将是有益的,以允许更大范围的美学特征部、功能特征部和/或触觉特征部。还期望提供一种形成用于吹塑制品的预成型件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允许所得吹塑制品具有更大范围的美学特征部、功能特征部和/或触觉特征部,并且/或者允许触觉特征部、功能特征部和/或美学特征部快速且成本有效地改变。此外,期望在吹塑制品上提供改善的美学特征部、功能特征部和/或触觉特征部,同时保持工艺简单、成本有效且可大规模生产,并且允许所得制品具有部分或全部平滑的外表面,以便易于贴附标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缺陷以及其他有益效果的方法。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特征部和实施方案,包括由以预先确定的图案蚀刻的预成型件形成的单层吹塑制品。该制品包括主体和开口,该主体包括围绕内部空间的一个或多个壁,该开口与该内部空间流体连通。该一个或多个壁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和厚度。预先确定的特征部结合到该一个或多个壁中,其中该预先确定的特征部至少部分地由对应于预先确定的图案的一个或多个壁的厚度的变化引起。
此外,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吹塑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热塑性材料的注塑预成型件,其中该预成型件具有主体和开口,该主体具有一个或多个壁,该一个或多个壁具有厚度。该主体也具有外表面,其中预成型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已以预先确定的图案被热蚀刻,以移除形成预成型件的一个或多个壁的热塑性材料中的至少一些。预成型件被吹塑以便形成制品,其中对应于预成型件的蚀刻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壁的至少一部分根据预定图案在厚度上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预成型件的平面图。
图2是沿2-2截取的图1的预成型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预成型件在被激光蚀刻时的平面图。
图3A是沿剖面线3A-3A截取的图3的预成型件的剖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预成型件的部分60的放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吹塑制品的平面图。
图4A是沿剖面线4-4截取的图4的预成型件的剖视图。
图4B是图3A所示预成型件的部分60的放大视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预成型件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D是根据本发明的吹塑制品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7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