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6383.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征记;川崎实;斋藤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35/12 | 分类号: | B65D35/12;B65D35/38;B65D3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能够抑制容器内部的内容物的残留的管容器。管容器包含:筒状的主体部,其一端封闭,能够对内容物进行收容,由含有树脂材料的薄膜材料形成;以及注出口部,其安装于主体部的另一端,能够将主体部的另一端封闭,其中,主体部的另一端在注出口部的周缘部处粘接于与主体部的一端侧相反侧的面。注出口部可以具有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板状的封闭部,周缘部是封闭部的端缘,主体部的另一端在封闭部的周缘部处,粘接于封闭部的与主体部的一端侧相反侧的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填充包装医药品、化妆品、食品等的管容器。管容器通常包含:筒状的主体部,其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以及注出口部(也称为肩部),其通过熔接等而安装于主体部的开口另一端,形成为随着从主体部的开口离开而外径减小的锥状。在注出口部的主体部的相反侧设置有能够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管容器的使用者将主体部压塌而能够从开口部挤出内容物。(参照专利文献1)。
并且,关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管容器,利用以树脂为材料的200μm~400μm左右厚度的弹性模量较高(韧性较强)的薄膜材料形成刚性较高的主体部。因此,在使主体部变形而将内容物挤出之后,因主体部恢复为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空气向主体部的内侧流入的称为“返气”的现象。在再次挤出内容物时,对流入的气体和主体部一起进行挤压而利用流入的气体的压力将内容物从注出口部挤出。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注出口部,即,该注出口部包含凸缘部、注出筒部、将注出筒部封闭的密闭板部以及设置于密闭板部的拉环(把手),将该注出口部与以将注出筒部覆盖的方式安装的盖一起,安装于在包装容器(液体用纸容器)的顶部形成的注出口部安装孔。关于该注出口部,为了提高包装容器的气体阻隔性而在凸缘部插入形成气体阻隔性薄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9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8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管容器存在如下问题,即,注出口部形成为锥状,因此在取出内容物时内容物的一部分会残留于注出口部的内侧,难以将所有内容物挤出。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容器,能够抑制容器内部的内容物的残留。
另外,关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管容器,为了保证直至最初的开封为止的密封性以及气体阻隔性,有时通过插入成型等将至少能够将开口部封闭的气体阻隔薄膜安装成沿着注出口部的内表面。在该情况下,在最初的开封中,气体阻隔薄膜由设置于盖顶面的尖端部等前端尖锐的夹具刺破而形成孔,从该孔挤出内容物。然而,这种管容器存在如下问题,即,难以将气体阻隔薄膜从注出口部完全去除,由残留于注出口部的开口部内的气体阻隔薄膜阻碍内容物的顺畅的取出。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容器,能够保证直至最初的开封为止的密封性以及气体阻隔性、且抑制对开封后的顺畅的内容物的取出的阻碍。
另外,关于专利文献1公开的管容器,为了进行直至最初的开封为止的密封,有时从注出口部的外侧粘贴将开口部封闭的易剥离性的薄膜。在该情况下,在将易剥离性的薄膜剥除之后,利用安装于盖的顶板内表面的发泡苯乙烯制的衬垫进行再封时的密封。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即使利用这种衬垫,开口部的端缘也在粘贴薄膜时失去平滑性,在揭下薄膜之后会在衬垫与开口部的端缘之间产生间隙,再封时的密封性存在界限。
另外,已知为了提高再封时的密封性,在盖的顶板内表面设置有能够与开口部的内周面紧贴嵌合的内环的管容器,关于这种管容器,在设置有易剥离性的薄膜的情况下,因与内环发生干扰而无法采用。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容器,能够兼顾直至最初的开封为止的密封以及再封后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装置和预压传感器
- 下一篇:多波长镜片成形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