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赋形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0443.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6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雅各布·瑞飞;约翰·安德鲁·祖潘斯科;詹妮弗·艾尔-拉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8 | 分类号: | C08G18/08;C08G18/12;C08G18/32;C08G18/40;C08L75/04;C08G18/44;C08G18/75;A61K9/00;A61K4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赋形 | ||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包含以下的残基:i.脂族二异氰酸酯,ii.包含聚(环氧乙烷)部分的脂族二醇,iii.包含聚碳酸酯部分的脂族二醇,和iv.扩链剂,其中所述聚氨酯的熔融温度为140℃或更低,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00至500,000g/mo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基本上不含催化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通过反应挤出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包含聚氨酯和生物活性剂。医疗器械、方法和聚氨酯可能会在最终产品的生物稳定性、药物释放曲线、健康和安全性以及加工速度或可重复性方面显示出优势。
本申请是要求于2018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732073和2018年9月28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EP18197763.8的优先权的国际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发明涉及包含聚氨酯的医疗器械、聚氨酯本身、可用于形成聚氨酯、医疗器械的组合物,以及形成医疗器械和聚氨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赋形剂通常用于医疗器械。典型的聚合物赋形剂的实例是乙烯-乙酸乙烯酯、硅酮或可降解的聚合物,例如PLLA或PLGA。聚合物赋形剂是合乎需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在无需定期患者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药物的扩散控制、持续释放,从而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聚氨酯赋形剂是已知的。聚氨酯赋形剂可以是生物可降解的或生物稳定的。生物稳定的聚氨酯赋形剂的实例可以在Ward等人的WO2012/066000中找到。生物稳定的赋形剂通常在生物活性剂的所需递送期完成后从体内提取。
发明内容
已知的聚氨酯赋形剂可能需要使用会引起细胞毒性的催化剂。另外,聚氨酯可以是疏水的并且不允许释放水溶性药物,或某些药物可能难溶于聚氨酯。此外,芳族硬链段的使用可能导致有害的亚甲基二苯胺的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140℃或更低的熔点以及100,000至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是生物稳定的。生物稳定是指聚氨酯在体内保持至少6个月的化学稳定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在体内生物稳定至少一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在植入后6个月至1年内是生物稳定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含硅酮的材料和EVA相比,聚氨酯对水溶性药物提供改善的溶解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包含以下的残基:
i.脂族二异氰酸酯,
ii.包含聚(环氧乙烷)部分的脂族二醇,
iii.包含聚碳酸酯部分的脂族二醇,和
iv.扩链剂;
其中所述聚氨酯的熔融温度为140℃或更低,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00至500,000g/mo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基本上不含催化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不含催化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是通过反应挤出形成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包含聚氨酯和生物活性剂。
医疗器械、方法和聚氨酯可能会在最终产品的生物稳定性、药物释放曲线、健康和安全性以及加工速度或可重复性方面显示出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包含聚氨酯和生物活性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与生物活性剂混合并通过熔融加工技术形成器械。熔融加工技术可以是(共)挤出、注射成型或3D打印,例如通过熔融沉积建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氨酯与生物活性剂混合并挤出以形成医疗器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医疗器械为杆、管或环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医疗器械的方法包括由包含聚氨酯和生物活性剂的熔体形成医疗器械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医疗器械的方法包括从包含聚氨酯和生物活性剂的熔体挤出医疗器械的至少一部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0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