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聚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8038.5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S·G·维斯;M·A·寇里亚多斯桑托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德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H05H1/24;C08F2/34;B82Y40/00;B82B3/00;C08F2/4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聚合 设备 | ||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聚合设备,所述等离子体聚合设备包括:反应区;和至少一个气体入口,用于将呈气体形式的至少一种单体供应到所述反应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开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反应区中产生电场,以由所述至少一种单体形成等离子体聚合物纳米颗粒材料;多个收集器,所述多个收集器被配置为收集在所述反应区中形成的等离子体聚合物纳米颗粒材料,所述多个收集器邻近所述第二电极定位;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邻近所述第二电极定位并且被配置为冷却所述多个收集器。还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聚合设备,所述等离子体聚合设备包括在所述设备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延伸的限制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7日提交的澳大利亚临时专利申请第2018903344号的优先权利益,所述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纳米颗粒材料,诸如纳米颗粒及其聚集体,包括衍生自等离子体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材料可用于形成缀合物。本申请还涉及用于收集纳米颗粒材料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能够在同一结构内递送多种分子货物(molecular cargo)的多功能纳米载体有望大大改善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结果。然而,当前的基于纳米颗粒的治疗和诊断仍然使用本身不是生物活性的并且可以说不允许与药剂直接和简单地缀合的材料。纳米颗粒(例如,金、氧化铁、聚合物、量子点等)的功能化通常很复杂,并且通常依赖于耗时且多步骤的方案以实现纳米载体表面与相关联货物之间的牢固缀合。
尽管近来纳米医学研究迅速发展,但是仍需要新的纳米制造策略,所述纳米制造策略可为患者提供具有改善的性能、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新颖产品。例如,在人类药物递送领域中,当前商业上认可的药物纳米载体是基于被动靶向的概念。在被动靶向中,载体依赖于其小尺寸以穿透病理部位(诸如肿瘤或炎症区域)的异常渗漏的脉管系统。尽管这些纳米颗粒-药物系统有时增强治疗效果,但在与其他替代疗法相比时,药物生物分布和部位积聚仍存在不足。减少药物副作用和增加剂量耐受性的承诺尚未实现。就此来说,已经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来开发可潜在地提供具有增加的剂量耐受性的主动靶向和选择性递送的纳米载体平台。
为了在广泛的治疗应用中实现特异性和靶向递送,可用识别并结合到在靶细胞上表达的特定表面标记的不同靶配体对纳米颗粒进行功能化。多因素疾病(诸如癌症)中不同信号传导通路的复杂性为开发可避免治疗抗性的基于多药物抑制剂的疗法开辟了道路。重要的是,当不同药物在同一纳米载体内或同一纳米载体上组合时,多药物方法的功效会增强。此外,还期望通过医学成像在治疗期间获得对纳米颗粒系统的良好控制和监测,这意味着纳米颗粒也并入适当的显像剂将是有利的。因此,强烈需要开发能够实现不同功能的定制混合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将靶向治疗、诊断和成像集成在同一纳米结构内。但在同一纳米载体上结合多种分子货物的能力在本领域中尤其难以达到。
另外,治疗性递送包括DNA、mRNA和siRNA在内的核酸以调节疾病中异常蛋白质表达的范围很大。这种方法在体外已显示出巨大的希望,但在临床上,即对于体内程序,尚未很好地转变。在全身性施用时,这些分子有以下几个缺点:在血液中非常不稳定;被肾脏和肝脏过滤掉;并且它们的高电荷状态阻止了跨细胞膜的随时运输。此外,一旦穿过细胞膜,mRNA和siRNA就需要逃出核内体才能到达细胞质以获得活性,而DNA则需要进入细胞核。包括脂质体纳米颗粒在内的纳米颗粒平台已被用于促进递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由于毒性和在细胞中的长期持久化问题而受到阻碍。能够将这种类型的货物穿过细胞膜以靶向方式优先载运到细胞质或细胞核的纳米颗粒平台将代表该领域的重大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德公司,未经奈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8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