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光散射层的可固化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4828.6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5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埃文·L·施瓦茨;马克·J·佩莱里蒂;布雷特·J·西特尔;功靓;海厄森斯·L·莱丘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6 | 分类号: | C09D4/06;C08F25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孙微;孙进华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散射 固化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可固化组合物,该可固化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至少一种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至少一种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至少一种引发剂。该可固化组合物在固化时形成包括基质和相分离微区的光学散射层。基质和相分离微区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微区接近或大于可见光的波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由可固化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光学光散射层。
背景技术
光学器件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包括越来越多的功能层。当光穿过光学器件的层时,光可被层以广泛多种方式改变。例如,光可被反射、折射或吸收。很多情况下,出于多于一个目的,将层包括在光学器件中。例如,层既用于机械功能,充当分隔两个层的隔层,又可以用来提供光学功能,诸如透射或漫射光。
有机层被利用的一个光学功能是漫射光。光学器件包括例如信息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和背投屏幕。为了有效操作和增强可读性,这些器件通常依赖于光漫射光学构造。这种光漫射构造通过向前散射来自光源的光又不显著损失该向前散射的光的强度而在这些显示器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这种散射的、但是高透光度的所得光通过减少朝着光源向后散射或者反射的入射光的量而给予这种显示器所希望的背景亮度。这种“反向散射的”光的消除或者限制是设计这些光漫射构造中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将额外的漫射体部件加到光学系统中,或者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向现有的部件中增添漫反射性质,来将漫射体结合到该系统中。
将额外的部件加到光学系统中具有以下缺点:引入额外的吸收并且产生可反射光的额外的界面,由此引起照明的损失以及其他形式的图象退化。另外,在一些多层系统中可能难以或者不可能加入额外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由可固化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的光学光散射层。本文描述了可固化组合物、用这些可固化组合物制备的制品以及形成光学制品的方法。
本公开的可固化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至少一种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至少一种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至少一种引发剂。在本公开中,术语“可固化组合物”、“可固化油墨”和“油墨”可互换使用,并且是指可在表面上沉积并固化的可固化组合物。即使可固化组合物可被描述为油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已经或需要通过印刷技术进行涂覆。可固化组合物通常不含溶剂,并且在室温至60℃的温度下具有小于30厘泊的粘度。
还公开了制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制品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基底,以及设置在基底的第一主表面上的光学散射层。光学散射层包括基质和相分离微区,其中基质和相分离微区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其中微区接近或大于可见光的波长。
还公开了制备制品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基底;提供可固化组合物;在基底的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可固化组合物层;使可固化组合物层固化以形成固化的光学散射层。可固化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含氟聚合物、至少一种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至少一种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至少一种引发剂。如上所述,可固化组合物在室温至60℃的温度下通常具有小于30厘泊的粘度。固化的光学散射层包括基质和相分离微区,其中基质和相分离微区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其中微区接近或大于可见光的波长。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可更全面地理解本申请。
图1A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另一种过程的示意图。
图1C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另一种过程的示意图。
图1D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另一种过程的示意图。
图1E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另一种过程的示意图。
图1F示出了用于形成光学光散射制品的本公开的另一种过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