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2003.0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野中贵文;村田信二;伊泽文仁;铃木规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7/08 | 分类号: | H02P27/08;H02M7/493;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系统 | ||
电力变换系统(100)具备:多个电力变换装置(1、2),分别设置有通过被施加栅极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的开关元件(11、21),并且以能够向同一负载供给交流电力的方式相互并联连接;以及栅极电压调整电路(3),通过生成使施加到多个开关元件(11、21)中的至少1个的栅极电压的电平变化的反馈信号,进行使从多个电力变换装置(1、2)的各个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平均电力均等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多个电力变换装置的并行运转,相比于使单独的电力变换装置运转的情况能够增大电力容量的电力变换系统。多个电力变换装置以能够向同一负载输出交流电流的方式相互并联连接。电力变换系统通过将交流电流临时变换为直流电流,进而用各电力变换装置将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使交流电压的频率或者交流电压的电平变化。
在使多个电力变换装置并行运转的情况下,在每个电力变换装置的输出电压中产生差,从而多个电力变换装置中的任意电力变换装置的负载比其他电力变换装置的负载更高。另外,由于各电力变换装置的输出电压的差,有时产生作为在电力变换装置之间的环电路循环的电流的循环电流。循环电流还被称为横电流。横电流不对作为负载的装置的驱动作出贡献,所以电力变换系统由于横电流的发生而电力变换的效率降低。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实现各电力变换装置中的栅极信号的同步的电力变换系统。栅极信号被输入到设置于各电力变换装置的开关元件的栅极。根据专利文献1,各电力变换装置通过与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接收电压指令和用于栅极信号的同步的同步信号,生成栅极信号。电力变换系统通过各电力变换装置中的栅极信号的同步,能够抑制通过各电力变换装置输出交流电流的定时的偏移,降低输出电压的差。电力变换系统通过降低输出电压的差,能够使由各电力变换装置供给的平均电力均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8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以往的电力变换系统中,除了具备与依照来自控制装置的栅极信号单独地运转的既存的电力变换装置同样的结构以外,还追加有用于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的通信功能和用于栅极信号的同步的处理功能。以往的电力变换系统由于追加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而需要从具备既存的电力变换装置的情况的结构大幅变更,存在结构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通过简易的结构,能够以使从各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平均电力变得均等的方式控制多个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变换系统具备:多个电力变换装置,分别设置有通过被施加栅极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的开关元件,并且以能够向同一负载供给交流电力的方式相互并联连接;以及栅极电压调整电路,通过生成使施加到多个开关元件中的至少1个的栅极电压的电平变化的反馈信号,进行使从多个电力变换装置的各个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平均电力均等的调整。
本发明的电力变换系统通过简易的结构,起到能够以使从各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平均电力变得均等的方式控制多个电力变换装置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变换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由图1所示的电力变换系统具有的控制装置生成的栅极信号的波形和由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的输出电压的波形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功能通过专用的硬件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功能通过执行储存于存储器的程序的处理器实现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力变换系统具有的开关元件中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的关系的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2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