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1710.8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国安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1/34 | 分类号: | B05D1/34;B05D1/26;B05C5/02;B05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具有利用狭缝式模头在被连续传送的基材上同时涂布包括第1涂布液和第2涂布液的多个涂布液的工序,第1涂布液为接触到基材上而被涂布的涂布液,第2涂布液为与第1涂布液相邻而被涂布的涂布液,第1涂布液的固体成分含量A与第2涂布液的固体成分含量B之比A/B为0.1以下,涂布第2涂布液的狭缝中的、基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模唇面与基材之间的最短距离d1和基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模唇面与基材之间的最短距离d2之差(d1‑d2)为10μm以上,最短距离d2与由第1涂布液形成的涂膜的厚度h之间的关系满足d2>3×h。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卷对卷方式中的连续工艺,利用狭缝式模头在连续传送的基材上涂布包含固体成分的涂布液,形成作为目标的薄涂布层(例如,干膜厚度5μm以下的涂布层)来制造层叠体的方法。
作为制造层叠体的方法的例,在日本特开2002-059062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挤出涂布方法,其向通过后辊保持涂布相反面且从上游朝向下游连续传送的带状支承体同时涂布2层以上的涂布层,所述挤出涂布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最下层粘度低于与其相邻的层。
并且,在日本特开2013-220385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涂布装置及利用该涂布装置的附带涂膜的薄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涂布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承辊,支撑所传送的网状物;狭缝式模头,与支承辊对置配置,从多个狭缝前端分别喷出涂布液,从而在作为模具前端面的模唇面与网状物之间的间隙形成涂布液的液珠,由此对所传送的网状物同时涂布多层多个涂布液;及减压装置,对涂布液液珠的网状物传送方向上游侧进行减压,在隔着多个狭缝的两侧的模唇面中,多个涂布液彼此的界面所接触的模唇面的从网状物传送方向观察时的下游侧的模唇面端部形成为剖面凸状的弯曲形状。
而且,在日本特开2013-052329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附带多层膜的薄膜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对被支承辊支承而连续行进的网状物的表面同时涂布多层的粘度为40mPa·s以下的涂布液来制造附带多层膜的薄膜,所述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工序,准备由多个块构成的模具及抽吸空气的抽吸装置;减压工序,通过抽吸装置从上游侧对模具的网状物的行进方向抽吸空气,由此对模具前端部与网状物之间的空间进行减压;及制膜工序,一边在减压工序中进行减压,一边从模具的前端部对网状物喷出涂布液,从而在网状物形成多层膜,模具具有通过组合多个块来形成的用于储存涂布液的凹槽,凹槽配置于比涂布点靠下的位置,所述涂布点为从凹槽供给的涂布液喷出到网状物而与网状物或形成于网状物上的涂布膜接触的位置,以如下方式设置块来构成模具,即,在将作为块中相对于行进方向位于最下游的块的前端面的下游模唇与网状物之间的最短距离设为d1,将作为位于与最下游的块相邻的上游侧的块的前端面且位于与下游模唇相邻的位置的相邻模唇与网状物之间的最短距离设为d2,将相邻模唇的行进方向的宽度设为L2,将最上层的膜厚设为h1,将除了最上层以外的所有膜的总膜厚设为h2时,满足式1~式4的全部。
10μm≤(d1-d2)≤200μm 式1
d2≤3×h2 式2
50μm≤L2≤200μm 式3
dP/dX>0 式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利用狭缝式模头制造在基材上具有薄涂布层(以下,还称为“薄层”)的层叠体时,例如会产生模具与基材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引起的台阶不均,并且,例如由于形成于模具的基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涂布液的弯液面(即,气液界面上的弯曲面)的移动等的影响而产生涂布条纹。
在此,“台阶不均”是指,沿基材的宽度方向(即,与基材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带状的膜厚不均在基材的传送方向上作为膜厚大小的重复而出现的现象,其膜厚大小的重复间隔有等间隔的情况或无规则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