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基于节点的连接中注射流体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9427.1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亚哈·纳吉·艾尔·那加;大卫·布莱恩·滕霍滕;以利·罗杰斯;肯尼斯·詹姆斯·古德斯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弗根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B62D65/02;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胡彬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节点 连接 注射 流体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的节点。一种节点,其是增材制造(AM)结构,包括用于接收另一结构(例如,管、板件等)的特征(例如,球窝,插座等)。增材制造的节点可以包括表面,该表面具有通往穿过节点的供给通道的开口。节点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通往出口通道的阵列的多个开口。每个出口通道可以延伸穿过节点,并且可以连接到供给通道。曲折路径可以用在由节点表面和邻近结构以及节点内部表面形成的通道之间。这些曲折路径可以调整,以允许最佳的流体流动过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5月25日提交的、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JECTINGFLUIDS IN NODE BASED CONNECTION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990,522的权益,并且其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流体注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注射用于在节点和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中使用的流体。
背景技术
空间框架和单体式构造用于汽车、结构、船舶和许多其他应用中。空间框架构造的一个示例是焊接管架底盘构造,由于其低加工成本、设计灵活以及能够生产高效结构的优点,通常用在低体积和高性能车辆设计中。在这些和许多其他应用中的空间框架可能要求组成底盘的结构以各种角度连接,并且可能要求相同的连接点以适应各种结构几何形状。加工用于连接这种管架底盘的连结构件的传统方法可能导致高设备成本和制造成本。此外,当使用平面元件时,单体式设计可能导致设计不灵活,或者当结合成形板件时,导致高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下文将更全面地描述节点、节点-结构连接和方法的几个方面。
在各个方面中,增材制造的节点可以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通向供给通道的开口,所述供给通道用于流体流动穿过该节点。该节点可以包括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具有通向用于流体的出口通道的阵列的多个开口。出口通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延伸穿过节点,并且可以连接到供给通道,使得流体可以被输送到第二表面处的预期位置。节点可以包括从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可以定位成比第二表面更靠近结构,以便形成用于流体的曲折路径,如下面更详细讨论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出口通道的截面面积大约为π/4平方毫米,并且第二表面上的开口间隔分开大约半毫米。在各个方面,将要被注射到供给通道中的流体的材料属性(比如粘度等)可以被用来有效地调整供给通道和出口通道的特性。例如,特定流体的材料属性可以被用来调整供给通道和出口通道特性,比如举例来说供给通道截面面积与出口通道截面面积的比例。
在各个方面,一种装置可以包括增材制造的节点,所述增材制造的节点包括:第一表面,其具有通向穿过节点的第一通道的开口;第二表面,其具有通向第二通道的阵列的多个开口,第二通道中的每一个都延伸穿过节点并连接至第一通道;以及第三表面。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一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以第一距离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以及以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延伸穿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流体。在各种实施例中,流体可以是将第二表面密封到第四表面的密封剂。在各种实施例中,流体可以是将结构粘合到节点的粘合剂。
其它方面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变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其中,通过图示仅示出和描述了几个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本文的概念能够具有其它的和不同的实施例,并且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其它方面进行修改,全部不脱离本公开。因此,附图和详细描述本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现在将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在详细描述中呈现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了示例性车辆底盘,刀锋(Blade)超跑底盘,可以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各方面。
图2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包括可注射流体系统的节点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节点的另一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弗根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戴弗根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9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栅极驱动装置、开关装置
- 下一篇:多量子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