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Tau的剪接的反义寡核苷酸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4932.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祖父江元;佐桥健太郎;石垣诊祐;远藤邦幸;藤原健志;闺正博;松田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2;A61K31/7125;A61K48/00;A61P25/28;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杨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tau 剪接 反义 寡核苷酸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Tau外显子10跳跃亢进性的反义寡核苷酸,所述反义寡核苷酸包含由SEQ ID NO:44所表示的核苷酸序列构成的、且与由Tau mRNA前体的外显子10内的区域中的连续的至少10个核苷酸构成的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且包含至少1个2’‑O,4’‑C‑乙烯交联核酸。本发明还提供Tau外显子10跳跃抑制性的反义寡核苷酸,所述反义寡核苷酸包含由SEQ ID NO:45所表示的核苷酸序列构成的、且与由Tau mRNA前体的内含子10内的区域中的连续的至少10个核苷酸构成的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且包含至少1个2’‑O,4’‑C‑乙烯交联核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微管相关蛋白tau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以下有时简记为“Tau”或“MAPT”)的mRNA前体的外显子10的剪接的反义寡核苷酸(以下有时简记为“ASO”)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医疗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大幅延长。然而,与此相伴,过去不成问题的因脑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功能下降、疾病、病态却成为大的社会问题。这些之中,痴呆会使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而且对介护的家族的负担也非常大。
痴呆的症状涉及记忆障碍、视觉障碍、言语(语言)障碍、问题行为、睡眠障碍、抑郁症状等多个方面。作为导致这样的痴呆的脑变性疾病,已知有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脑血管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大脑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等,大部分是家族史不明的偶发性病例。
特别是在欧美FTD的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行性痴呆。FTD的主要特征在于额叶和颞叶是变性部位,其组织病理所见为额叶变性型、皮克病(Pick’s disease)型、运动神经元病型这3种。作为症状,可见人格障碍和社会行为的异常这样的高级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行为异常。然而,FTD的病态非常复杂,迄今为止关于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研究并未充分进行,因此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尚未确立。
FTD在病理学上具有与阿尔茨海默病、PSP、CBD同样的特征。即,在疾病部位,在神经细胞的细胞质、神经突起等中观察到神经原纤维变化这样的磷酸化Tau的蓄积,将这些疾病统称为Tau蛋白病(tauopathy)。Tau是与微小管结合的蛋白,但通过选择性剪接明确了存在6种同工型,根据C末端侧所存在的微小管结合区的重复数,大致分为3-重复Tau (3R-Tau)和4-重复Tau (4R- Tau)。已知在病理学上这些同工型的比率根据疾病而不同,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多为1:1,相对于此,在FTD、PSP、CBD中4R- Tau占优势。
另一方面,已知FTD具有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类似的疾病谱。本发明人从功能丧失方面对这些疾病共同的遗传学/病理学因子即FUS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FUS和作为其核内结合因子的SFPQ均使4R-Tau/3R-Tau同工型比率增加是病态的核心,明确了通过将其比率正常化会使病态得到显著改善。该病态在FTD、PSP、CBD尸检脑中得到广泛确认(非专利文献1)。因此,在保持Tau整体表达量的同时使两种同工型的比率正常化的途径在治疗Tau蛋白病上较为重要。
作为人工核酸的ASO在核内与RNA形成Watson-Crick碱基对,使利用现有的低分子化合物无法得到的特异性RNA的表达调节成为可能。通过化学修饰使RNA结合性、核酸酶耐性、药物动力学、药理效果增强。ASO被有效地摄入到神经细胞中,具有长的中枢神经内半衰期。另外,免疫反应的诱导少,生物耐受性得到高度改良,可在各种时期、病期对个体脏器进行给药,在人体内显示长期药理作用。已知ASO作用机理之一是掩蔽剪接顺式序列、或者抑制高级结构的形成,从而抑制反式因子与mRNA前体的结合等,通过这些来控制靶基因的剪接,调节RNA剪接同工型的表达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海国立大学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4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