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1.02-1.06μm包层泵浦方案的大功率镱:铒(Yb:Er)光纤激光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3416.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艾廉·扎特斯蒂夫;费多尔·谢尔比纳;安德瑞·马史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IPG光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纪雯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1.02 1.06 包层 方案 大功率 yb er 光纤 激光器 系统 | ||
一种光纤激光器,配置有:双包层光纤,其具有掺杂铒(Er+3)和镱(Yb+3)的离子的纤芯。至少两个间隔开的高反射镜和低反射镜,位于纤芯的侧面并在它们之间限定谐振腔。光纤激光器还包括泵浦激光器,该泵浦激光器输出波长范围在1.02‑1.06μm内的光并耦合到掺Yb:Er的双包层光纤中。一种光纤放大器包括:双包层光纤,其纤芯掺杂有铒(Er+3)和镱(Yb+3)的离子;以及泵浦激光器,生成在1.02‑1.06μm波长范围内的泵浦波长的辐射;泵浦激光器,输出在1.02‑1.06μm波长范围内的光且所述光被耦合到掺Yb:Er的双包层光纤中。所公开的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在1μm波长范围内的激光阈值均比在9xxnm泵浦波长进行操作的已知原理的阈值高得多。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大功率Yb:Er光纤激光器系统,其抑制在1微米 (nm)的波长范围内的Yb激光的发生。特别地,本发明涉及 1020-106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基于Yb:Er掺杂光纤的大功率光纤振荡器和放大器,其中该Yb:Er掺杂光纤被包层泵浦。
背景技术
对在1.5-1.6μm波长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大功率、实用且低成本的掺铒(Er)的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系统存在需求。该波长范围内的激光操作是有吸引力的,原因如下:它非常适合用于对铥(Tm)激光器系统、中红外参数放大器和振荡器进行泵浦;此外,它具有低光纤损耗,使得大功率Er激光器在许多科学和工程应用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Er中最常见的激光跃迁集中在1550nm附近。基于Er的激光器系统的绝大多数泵浦装置在980nm泵浦波长附近进行操作,并且在 Er光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利用。然而,在9xxnm波长范围进行泵浦的Er光纤器件可能没有足够的功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限制Er光纤器件的功率缩放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大功率单模(SM)能量源。通常,已知的SM能量源是基于功率不超过2-3W的二极管激光器的。另一限制源于Er离子掺杂浓度由于如下原因而相对较低的事实。首先,在高Er浓度下,发光可能会通过由于Er离子与OH-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能量转移过程猝灭。其次,众所周知的“浓度猝灭”过程,在该过程中,通过静电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而使Er离子去激励。这种现象导致效率降低和增益减小。此外,如果施加较大的泵浦功率,则会发生另一协作上转换过程,这会导致非常不期望的光暗化而使光纤劣化。
共掺杂的Er+3与Yb+3(其中Yb+3作为敏化剂)已被用于规避Er 光纤中的相对较低的泵浦吸收,从而增大了Er激光器和Er放大器的功率缩放。如图2中所示,对于石英光纤,Yb离子具有简单的电子结构,其仅具有高于基态的一个亚稳态、宽吸收光谱、以及较大的吸收和发射截面。与Er不同,Yb可以以高掺杂浓度使用且通常以高掺杂浓度使用,从而允许大功率MM二极管激光器利用包层泵浦方案。原则上,泵浦可以在910nm至1064nm的宽波长范围内进行。大吸收截面(特别是在976nm下的大吸收截面)可以实现高泵浦吸收,从而导致较短的光纤长度。
图3示出了配置有Er激光器10的大功率光纤系统的典型示意图, Er激光器具有Yb:Er共掺的双包层(DC)光纤12,该Yb:Er共掺的双包层光纤被置于在高反射镜与低反射镜15之间限定的光学谐振器内。基于二极管激光器的泵浦源14在9xx nm波长处对Yb:Er激光器进行双向侧向泵浦。在操作中,泵浦光被发射并被限制在内包层中,并且在空间上与光纤12的纤芯重叠。Yb+3离子在光纤12的整个长度上吸收泵浦光子,同时将其能量谐振地转移到Er+3离子。光纤12是磷硅酸盐玻璃,磷硅酸盐玻璃由于其较大的发射截面而被认为是 Yb3+Er3+共掺系统的优良基质。磷酸盐基质中的较大光子能量增加了用于期望弛豫的跃迁概率,这阻止了能量从Er+3转移回到Yb+3。而且, Yb发射光谱与Er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重叠很大,在磷硅酸盐光纤中的从Yb3+到Er3+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PG光子公司,未经IPG光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3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模块和通信装置
- 下一篇:硅光子学中的消光比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