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松金属制外螺纹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5139.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则之;土师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八幡持股株式会社;有限会社世界螺母 |
主分类号: | F16B39/30 | 分类号: | F16B39/30;F16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螺纹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松金属制外螺纹,其通过在外螺纹的谷底的一部分形成平坦部和较短的倾斜部,使得内螺纹的螺纹牙顶与外螺纹的谷底倾斜部可靠地进行压接,由此能够发挥充分的防松效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防松金属制外螺纹是与公制螺纹用内螺纹卡合的金属制外螺纹,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金属制外螺纹的谷底的截面形状,使非加压牙腹侧形成为与外螺纹的轴线平行的平坦形状,使加压牙腹侧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平坦部延长线朝向加压牙腹侧倾斜的形状,所述金属制外螺纹的外径尺寸及有效直径尺寸形成为小于公制螺纹基准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螺纹(例如,螺栓),其用于工作机械、输送用机械器具及建设用机械器具的接合或部件紧固等,通过实现紧固时间的缩短、紧固部件的安全性提高而有助于改善作业环境。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部件的紧固而进行的接合通过基于JIS标准的内六角螺栓(JISB1176)、六角螺栓(JIS B1180)等来进行。通过利用螺纹拧紧而在外螺纹上产生的拉伸方向的轴力和在被紧固物上产生的轴力的反作用力、即压缩力来进行被紧固物的接合。在正确地进行拧紧时,轴力与压缩力达到平衡,从而能够稳定且牢固地保持接合。
由于搭载有被紧固物的装置的振动等,使得拧紧的状态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轴力与压缩力的均衡被破坏,从而发生螺纹的松动。螺纹的松动使得产生外螺纹的脱落、疲劳破坏,从而有时导致较大的事故。
另一方面,在以较大的力过度拧紧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螺纹的伸长、被紧固物的垮塌。为了避免发生由螺纹引起的事故,要求:螺纹拧紧通过由与被紧固物之间的关系所规定的力(拧紧扭矩)来正确地进行。
螺纹的松动存在:“初始松动”、“塌陷松动”及“被紧固物等螺纹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松动”等并非由螺纹旋转所引起的松动;以及在外力作用于被紧固物时外螺纹或内螺纹反向旋转从而产生松动的“旋转松动”。
这样,即便在进行了最佳拧紧的情况下,有时也会产生松动,防止松动处于非常困难的状况,由此业界迫切期望开发一种能够安心地使用并能够可靠地防止松动的螺纹。
鉴于上述状况,开发了各种防松螺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防松螺纹:将压力侧侧面角形成为小于另一方侧面角的外螺纹的牙顶部位形成为具有三个顶点的三角形状,从该外螺纹的压力侧侧面角的倾斜面朝向谷径呈倾斜状形成的倾斜突部突出形成于外螺纹的谷径部位,并且,在所述外螺纹的压力侧侧面角和对置的内螺纹的侧面角之间形成有空间区域,当将所述外螺纹旋入到内螺纹时,将所述倾斜突部压接于所述内螺纹的内径侧顶端部、即牙顶部位,并且,使所述外螺纹的三个牙顶部位咬入到内螺纹的谷径侧,而且,使外螺纹的侧面角抵接于对置的内螺纹的侧面角。
另外,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在内螺纹谷底部设置倾斜部的防松螺纹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防松螺母:在与公制螺纹用螺栓卡合的螺母中,关于螺母的谷底部的截面形状,在紧固时载荷作用的一侧的加压牙腹(flank)面上设置有相对于轴线倾斜24.5度~27度的倾斜部,由螺纹尺寸大于螺纹基准尺寸的螺纹牙来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1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74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在螺纹紧固时,根据螺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可知:对支承面侧第一螺纹牙施加约44%的载荷,对第二螺纹牙施加约30%的载荷,对第三螺纹牙施加约26%的载荷,对外螺纹支承面侧的第一螺纹牙施加最多的载荷。该载荷的不均衡是导致如下情况的主要原因:在支承面侧产生塑性变形,在外螺纹顶端侧产生微小间隙,导致外螺纹的螺纹牙断裂及螺纹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八幡持股株式会社;有限会社世界螺母,未经日本八幡持股株式会社;有限会社世界螺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5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陶瓷组件的方法
- 下一篇:激光装置及激光装置的除湿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