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用于制造增强轮胎外胎的加强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4880.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C·贝萨克;M·鲁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8 | 分类号: | B29D30/38;B29D3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李兵霞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用于 制造 增强 轮胎 外胎 加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制造增强轮胎外胎(1)的加强层(8)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造基于未处理橡胶材料的带材(10),所述带材(10)中嵌入有丝状元件(9),所述丝状元件(9)间隔开、平行并相对于带材(10)的长度(B)基本横向地定向;通过沿着带材(10)在材料中形成选择性开口来将丝状元件(9)分段,从而形成加强层(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轮胎的加强层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旨在安装在胎面与工作胎冠帘布层之间的这种加强层。
背景技术
申请WO2016/202702已经提出了一种旨在安装在胎面与工作胎冠帘布层之间的加强层。这种层具有由增强丝状元件构成的加强帘布层,所述增强丝状元件在压缩时是刚性的并且沿轴向方向定向,从而联同地使得胎面在地面上具有非常良好的抓地力(这是通常被称为“软性配混物”的橡胶配混物的特性),并且轮胎胎面几乎不弯曲,即胎面花纹块几乎无振动,以保持与地面的较大接触表面积。
用于在压缩时加强的这种层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在轮胎上施加重负荷,则在其刚性的增强丝状元件处可能会局部地遭受塑性变形,这可能会使轮胎失效。另外,取决于轮胎的类型,有必要通过开发专用的结构(丝状元件的长度、丝状元件的直径等)来调整加强层在压缩时的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出一种制备加强层的方法,所述方法使得能够避免加强层的丝状元件的塑性变形并且允许简化其刚度的调整。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制造增强轮胎的加强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造基于未固化橡胶材料的带材,所述带材中嵌入有丝状元件,所述丝状元件以平行的方式彼此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带材的长度基本横向地定向;
-通过沿着带材选择性切除材料来将丝状元件分段,从而形成加强层。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形成由丝状元件的部段形成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避免了丝状元件的任何可能引起塑性变形的弯曲。因此,在并入轮胎中后,通过剪切存在于部段之间的固化橡胶材料,加强层的压缩从每根丝状元件的一个部段传递至另一个部段,从而防止了任何易于使丝状元件塑性变形的弯曲。特别应理解的是,与分段之前的丝状元件的长度相比,部段的较短长度使得可以部分地解决这种弯曲问题。
此外,由于其选择性切除,因此所述方法使得同一带材可简化地调整加强层的刚度。具体地,选择性切除部,亦即特别是在分段步骤之后在部段之间留下的空间,使得可以从同一带材获得数个刚度值,以便能够在单个带材上制造一种或多种加强层。经分段的带材因此可以例如连续地生产并且然后以卷的形式储存,从而获得具有相同刚度或不同刚度的一个或多个加强层。因此,根据待制造的轮胎的类型,然后将经分段的带材的卷切割成期望的长度,从而直接以恰当的长度和适合于待制造的轮胎的刚度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层。
本发明还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任选特征。
每个选择性切除部可具有这样的轮廓,即其在所述选择性切除部被投影到带材的表面上时具有大致正方形、矩形或椭圆形的形状。所述轮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使得可以根据分段之前的带材的刚度来选择加强层的最终刚度。因此将理解,加强层的刚度小于分段之前的带材的刚度。
在分段步骤期间,将每根丝状元件切成以预定长度间隔开的多个部段。因此,根据待制造的轮胎的类型,加强层可以具有在同一丝状元件的两个至十二个之间的部段。
根据一个特别的变体,在分段步骤期间,将丝状元件成对地分段,这意味着同一次选择性切除将带材的两根丝状元件分段,从而使得可以对同一长度的加强层进行一半次数的选择性切除。
根据一个特别的变体,在分段步骤期间,将丝状元件以交错的方式分段,这意味着选择性切除部没有沿周向对齐。因此,丝状元件的一个部段具有在周向方向上与相邻丝状元件的一个部段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部分(在轴向距离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